文/从易
(作者从易,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青年文化评论人;本文系荔枝新闻客户端、荔枝网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7月16日晚,有网友发帖问:“周杰伦微博数据那么差,为什么演唱会门票还难买啊?”发帖者称:“我查了查,他微博超话排名都上不了,官宣代言什么,转发评论都没破万。演唱会一般都是粉丝去看,他粉丝真这么多吗?”
很快地,这个网帖就在微博上爆了,#周杰伦需要做数据吗#登上了微博热搜。周杰伦并不是第一个被“小朋友”质疑数据差了。想当初《战狼2》创下票房纪录时,网上就有人问:吴京微博转发的人那么少,怎么那么多人去看他的电影?徐峥、黄渤、沈腾等人,也未能“幸免”。“小朋友”们不理解:这些“长得不好看”的中生代演员,微博超级话题排行榜那么靠后,还不如他们的爱豆,怎么有那么强的票房号召力?
周杰伦到底有多红,本文不想赘述,引人深思的,是现在年轻人普遍奉行且认同的逻辑:一个明星红不红,看的就是数据。
他们为什么如此相信数据?
有不少评论喜欢操持道德大棒,批评年轻的追星一族“愚蠢”“脑残”等等,这其实也是一种误解和偏见。年轻人相信数据,不一定是“蠢”,而是因为他们本身就生活在一个数据世界里。
外媒有一个热词叫“Z世代”,用以泛指1990年代中叶至2000年后出生的年轻人。而中国,是全球“Z世代”人口最为庞大的国家。与像笔者这样出生于1980年代的“老一辈”不同,“Z世代”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他们从小就成长、生活在网络环境里。他们对世界的理解、看法、认知、判断等,大部分都由互联网形塑,技术发展与社交网络是他们成长的基因。以往我们追星都是买磁带、买CD、买海报,而现在“Z世代”绝大多数追星行为都是在网络上完成的:购买数字专辑、转发偶像的微博、购买偶像代言的产品,等等。
因此,面对“Z世代”的数据迷信,首先应该有一种“理解的同情”,因为这只是不同世代的人看待世界的方式发生了改变。数据不是万恶之源,数据也是一个指标。
问题的关键在于:数据是真实的吗?
现在评价一个明星红不红大抵就是几个数据指标:在超话排行榜里排第几,有多少微博粉丝,每一条微博转发、评论、点赞数据是多少,在其他相对权威的榜单中排第几……“饭圈”数据之所以重要,因为它意味着流量,而流量意味着资源,流量越大,就能接更多的代言,拿更高的片酬,有更多的戏约,拥有更高的人气。而更高的人气,反过来也助推了流量的上升,如此形成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
正因为娱乐圈数据的重要性,不少经纪公司和疯狂的粉丝便想出了数据造假的法子,由此也滋生了一个数据造假的产业链。央视曾做过一期数据造假的专题报道,列举了8个艺人的相关数据,记录了他们相关数据脱水前和脱水后的具体对比,造假比例最高的居然达到了80%。
而这恰恰是我们担忧的地方。假若数据不是真实的,那么就意味着“Z世代”眼前所看到的种种繁荣的数据景象,不过是一个新的“楚门的世界”——你以为是真的,可它却彻头彻尾是假的。你以为超话榜单上谁谁谁人气高过周杰伦,可也许TA的数据都是造假的,你由此形成了错误的认知和判断。打破“楚门的世界”,既需要法律的力量(比如制造1亿转发量的公司被端),也需要公共媒体的常识普及,微博等社交平台还需承担起社会责任,不能唯利益是从。
另一个值得思忖的是:数据可以是一种指标,但它是唯一指标吗?就像一个当红流量明星数据高过吴京、黄渤、徐峥等,就意味着他们更有收视号召力和票房号召力吗?
这里就有必要告知“Z世代”了,数据虽然是一种指标,但一个明星的实力、能力、道德水平、社会责任感等,也是指标——而且是更重要的指标。因为任何一部电影、电视剧要走红,靠的不只是那些核心的粉丝,更多是“路人粉”或者路人的力量——他们不追星,他们也不迷恋数据,但无数的他们“用脚投票”,才能让一部好的作品具有“国民度”。
娱乐圈的数据,虽是人气的一种反映,但它的本质是粉丝们相互攀比的“面子工程”。偶像能不能走得远,看的还是实力。就像周杰伦不需要数据,因为他的实力让他拥有极高的“国民度”。因此,粉丝们与其在那边花费时间精力疯狂地为数据注水,自娱自乐自嗨,还不如多提醒提醒自家爱豆,把业务能力提上去。否则,虚假的繁荣,总会有被戳破的一刻。
相关链接: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