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的弦外之音,谁来听

2019年06月16日 09:26:15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这两天,我市三个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的喜讯引发众多扬州人追捧,其中,扬州大学农学院杨建昌教授主持完成的项目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昨天下午,刚刚从北京人民大会堂领奖归来的杨建昌教授在市科技局接受媒体记者的集中专访,可采访过程中,这位老教授却不客气地把媒体人给“怼”了!现场发生了什么?科学家有权利“傲娇”吗?谁来给科研创新“接地气”?请听《985时评》:《科学家的弦外之音,谁来听?》

  (压混现场)“你说技术你不要听,那我们完全无所谓!我们自己也很忙,怎么叫我们来呢?不要听吗?”

  这位正在向媒体人发飙的正是杨建昌教授,媒体记者们是怎么把刚刚载誉归来的杨教授惹不高兴了呢?一直在现场的新闻广播记者姜倩雯道出了真相。

  (录音)“杨教授是通过18年的时间攻克下了农作物籽粒充实不良的技术难题,而且又是这门学科里首个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的科研成果。大家都很关心背后的一些故事,但是教授只字不提这18年的辛苦,一直在给大家介绍这项技术。”

  杨建昌教授主持完成的项目叫“促进稻麦同化物向籽粒转运和籽粒灌浆的调控途径与生理机制”。在我国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学科,这是第一个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的科研成果,也是扬州历史上首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大奖。专访现场,杨建昌教授兴奋地谈了二十多分钟,可是因为科研成果太过艰深,加上教授口音比较重,媒体记者们只能面面相觑。

  (姜倩雯)“当时我们其中一位记者提出希望杨教授能够少谈点技术、多讲讲故事,这个时候,教授就生气了。”

  (杨建昌)“我想一个科技座谈会如果不谈技术,那这个叫什么科技座谈会呢?技术是核心!尽管你们是搞宣传的,但有的时候,技术的掌握也是必要的。”

  杨建昌教授长期从事作物栽培与生理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38项,曾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2项。在随后的采访中,杨教授以实验室比较忙为由,提前离开了采访现场。

  (压混现场)“谢谢谢谢……”

  杨教授这一发飙,引来现场议论纷纷。

  (录音)“出乎意料之外!”/ “我觉得杨老师是一个特别酷的科学家。”

  也有记者表示,虽然获了大奖,但科学家也应该配合采访。

  (录音)“科研是他的工作,可宣传科学家精神也是我们的工作呀。”

  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科学家精神正在照亮我们的新时代。中国科学家们不断朝着世界前沿水平迈进,推动着中国乃至人类文明的进步。上月初,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就发表了中国首颗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的首批成果。而杨教授这场毫不妥协的媒体见面会敲响的弦外之音,依然余音绕梁,给我们启发和思考。

  首先,面对媒体,科学家可以“傲娇”吗?答案是肯定的。前段时间,频频有人将科学家的热度与明星的热度去比较,得出结论说:媒体整天围着明星转,冷落了科学家。这种感慨的确带着问题意识,可许多人正在用行动证明,科学家不需要“上头条”!扬州大学科学技术处处长刘巧泉告诉记者,从北京回到扬州,此次获奖的三组人员都没有做接受采访的准备。

  (录音)“我们的几位教授确实是从北京一路过来,(记者)打了很多电话给他们,他们都没有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包括北京在友谊宾馆,一大堆媒体在那个地方,他们从来没有接受过任何采访。”

  实际上,在他们起身赴京之前就没有想过要做宣传,一方面是为了保护科研机密,另一方面的原因很简单——没时间。新闻广播记者庞丹阳:

  (录音)“我是在8号下午看到这个消息的,因为是我母校的两项成果获了大奖嘛,心里就很激动。当时我就辗转联系上其中的一位教授,但是教授说所有内容都放在学校的公众微信上了,他当时就说没时间,希望媒体不要打扰他。”

  好一个干干脆脆的“没时间”!不由得让人想起那张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摄影测量与遥感专家刘先林老先生在高铁二等座上笔耕不辍的照片。当时这张照片瞬间刷屏网络,感动无数网友,被称为“共和国脊梁”、“高铁最高贵乘客”的刘先林院士因此成了“网红”,被各路媒体围追堵截,结果是刘院士选择闭门谢客。科学家们不是明星,不需要这样的关注度,这不是向科学致敬,而是一种身份消费,这样的消费恰恰是我们的科学家不需要的。新闻广播评论员许伟:

  (录音)“作为媒体,必须去掉那种造星式的热度思维,不要去打扰和消费他们,就是给他们创造一个安静的科研的氛围。”

  做科研是清苦而孤独的,大部分自然科学研究也自带高冷气质,不需要脑残粉式的大众热度。那么媒体和公众应该怎么关心科学家呢?除了为他们创造一个更纯粹的学术环境外,我们还能为杨教授这样的科学家们做些什么?他们自己的行动或许能启发我们更多。

  (录音)“现在不是要跟企业对接嘛,可能我们自己找不到,要通过扬州科技局你们来协调,怎么把它对接起来?”

  在“怒怼”媒体记者的同时,杨教授又诚恳地向在场的科技部门工作人员发出了一个求助信号。

  (录音)“怎么把这种理论的成果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变成农民容易掌握的一些应用技术,在生产上发挥作用?”

  原来,杨教授最迫切的心愿是希望政府部门和高校携手,建立攻坚实验室,通过企业生产,让这项成果尽快落地、生根、发芽,促进农业丰产增收。听到教授的心愿,江苏丰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执行总裁陈正俊深有感触。

  (录音)“专家、教授,他是一个科研人员,他不一定是一个企业家。”

  马克思说,“科学绝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乐”。古往今来,前有钱学森、邓稼先,后有袁隆平、屠呦呦,他们都用毕生心血致力于科研创新,目的是推动经济发展、造福百姓福祉。只有使科研成果真正落地,代代传承的科学家精神才能发出夺目的光芒。陈正俊:

  (录音)“我经常跟我们内部的人说,我说我们企业的搞研发的不能搞错了,大学教授里面最擅长的从0搞到1,就是从无到有。我们所搞的事情就是从1怎么把它搞到100,这个是我们企业应该想办法设法去完成的事情。”

  当企业创新需要高人指点和顶层设计,科学家们的心血也需要有人来帮忙“接个地气”,这最后一公里“接地气”的活谁来做?邗江区科技局局长戴青海:

  (录音)“99度加1度的问题,我们都懂这个道理,但是我们很少有人去做那个1度的问题。我感觉我们邗江科技局就要做那个1度,一定能够把这个水给它烧开了。”

  倾听科学家心声,甘为科学家跑腿,需要我们的政府官员变“官老爷”为“店小二”。新闻广播评论员许伟:

  (录音)“作风决定作为。科技创新的发展,如果说没有一支高质量的科技系统的队伍那么也是空谈。政府职能转变,需要做好这最后的一公里。”

  采访不到科学家背后故事的记者未必不是好记者,但不会当“店小二”的政府官员一定不懂得转型的意义所在。科学家“怒怼”媒体记者,因为他们不需要讨好媒体大众,但他们需要政府部门来做科研创新成果转化的“知音”。

  身处物质丰富、科技昌明的今天,我们比以往更有条件也更有动力来追求科学,也更明白科学家们的“傲娇”有多么可爱,谢谢杨建昌教授给我们带来的弦外之音,期待我们所弘扬的科学家精神激励中国向世界科技强国进军!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