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扬州:活态治理传承创新 让千年文脉奔涌不息

2019年06月09日 18:30:36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荔枝新闻讯 建设大运河文化带是千年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指示批示,要求"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近年来,作为"运河长子"的扬州正按照这一根本遵循,建设大运河文化带"最精彩的一段"。今天的《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我们就一同前往扬州,感受千年文脉在新时代焕发出的勃勃生机。


繁忙的大运河

  千年运河奔流不息,处于京杭大运河中段的扬州邵伯古镇,又称"甘棠",自隋唐至清末,一直是大运河上的重要码头,南北水陆交通的必经之地,水上运输繁忙。历经沧桑变化,这座见证古运河千年繁华的小镇,如今会呈现怎样的动人图景呢?


邵伯船闸

  走近扬州邵伯船闸,你会感受到这条"黄金水道",丝毫不见苍老。虽然船只往来繁忙,可附近河道及沿岸环境却干净整洁,原来不少船员自备了垃圾袋、垃圾桶,以前船上生活垃圾向运河内直接抛洒的现象一去不复返。

  去年,这里的船舶通过量达到3.1亿吨,通航能力稳步提升。为推进运河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船闸管理部门不仅定期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环保宣传,还在引航桥上投放了40个环保垃圾桶,每个垃圾桶上都印有二维码,船员通过扫码就可以查询到苏北运河上的垃圾回收点,方便搜索就近的站点投放。

江苏广电总台副台长蒋小平与邵伯船闸管理所所长辜凯交流

  江苏省邵伯船闸管理所所长辜凯现在船员的环保意识是比较强的。在船上抽的烟头,都扔到垃圾桶里面去。以前我们认为一个星期清一次垃圾桶就可以了,现在是两天清一次。 

邵伯镇运河生态公园

  运河环境的变化也滋润着沿岸百姓的生活。在邵伯镇新修建的运河生态公园,当地村民告诉记者,上世纪60年代,这里曾是一片杂草丛生的河堤荒坡,河塘被承包用于渔业养殖。为保护大运河水工遗存,2016年3月,当地政府投资近亿元对这里进行生态修复改造。

江苏广电总台副台长蒋小平与邵伯镇宣传科副科长丁云峰交流

  扬州江都区邵伯镇宣传科副科长丁云峰说:“我们迁移了原来的养殖场,对河道进行了清淤,对整个景区栽种了各种树木,并且挖掘我们邵伯的一些运河历史人文典故,赋予了它更多的文化内涵。 

  作为大运河沿线文化遗产点最多的集镇,邵伯镇近年来积极实施退养还湖,陆续组织300多户渔民上岸,为他们建起集中住所。

邵伯镇村民周德勇

  扬州江都区邵伯镇村民周德勇说:“这相当于我们有了一个真正定居的家了。现在,各家各户都是忙自己的产业,每户家庭年人均收入接近3万,跟以前捕鱼相比,这就是天壤之别啊。

邵伯船闸闸史陈列馆

  目前,扬州已出台《大运河扬州段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办法》,对境内的10个遗产点和6段河道以及古镇、古闸、古坝等应保尽保。在全省率先规划建设1800平方公里的江淮生态大走廊,对重点生态敏感区和永久性绿地实行立法保护,启动实施27个重点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项目,为大运河构筑坚强有力的生态安全屏障。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大运河,从2007年起,扬州每年举办"世界运河城市论坛",就运河保护、传承和发展之道加强对话与合作。不久前举行的首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更为大运河旅游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中国大运河研究院研究员姜师立

  中国大运河研究院研究员姜师立说:“我们要做到文旅融合,增加旅游的广度与深度,特别是对运河文脉的传承,对运河创新创造精神的传承。我们可以把运河的物质遗产,作为展示非遗的场所,来提升运河旅游的品味,让运河文化焕发新的生机。

  蹲点手记】

  大运河流淌千年,正从历史的长廊里缓缓走入新时代。蹲点采访中,记者看到了千年运河生机再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让大运河文化活起来,就要深挖大运河"有形""无形"的文化遗产内涵,将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并举,努力把大运河建成"高颜值的生态长廊、高品位的文化长廊、高效益的经济长廊"。

  江苏广电总台记者/蒋小平、毕然、杨国  荔枝编辑/秦玉婷 刘嘉  出品/王旖文 赵著彬 设计/王晨

  新闻多一点>>

  连云港:高质量打造“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强支点” 

  宜兴:唱响新苏南乡村田园牧歌

  淮安:好土好水好技术 打响绿色生态牌

  常州: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 成为驱动发展强大动力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