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记者/刘嘉) 人才是第一资源。近日,江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五坚持五提升”人才工作体系的实施意见》。这是江苏人才工作坚持探索性、创新性、引领性发展要求,总结过去、把握现在、谋划未来的一个方向性、思路性、举措性文件。
到底是哪“五坚持五提升”?江苏下一阶段人才工作怎么做?6月6日上午,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江苏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详细解读这一《意见》。
坚持党管人才,提升政治引领力
江苏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不断提高党管人才工作水平。
江苏突出主题引领、典型引领、活动引领、制度引领等方面,开展各类活动,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如,深入挖掘历史文化、红色教育资源和创新创业精神,让广大人才在切身感受中提高对世情国情党情的认识;举办“爱国·奋斗·奉献”精神主题学习会,激发人才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奉献之力;开展“身边的榜样——江苏知识分子群像群塑”活动,把爱国奋斗精神人格化、形象化、具体化;积极响应“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脱贫攻坚等国家战略和博士服务团等重点工作,动员人才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围绕推动关键技术突破,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引导各方面优秀人才立足本职,爱岗奉献;印发省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方案,加强对专家人才的日常联系、情感交流;制定出台高知识群体发展党员“一增三提”工作计划,进一步增强广大人才对党组织的向心力。
坚持产才融合,提升人才驱动力
近年来,江苏积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打造人才链,着力推动人才发展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围绕产才融合,要在制度上抓好“四个同步”。即同步编制产业规划与人才规划;同步招引产业项目与产业人才;同步投入产业资金与人才资金;同步绘制产业地图与人才地图。
要在主体上抓好企业和园区。突出企业用人主体作用,引导人才向园区集聚,推动产业高地、人才高地、创新高地同步打造。
要在载体上抓好人才金融。江苏在全国较早推出“人才投”“人才贷”“人才保”等人才金融产品,对设区市以上人才计划入选者,提供最高1500万元的零抵押、零担保贷款。同时成立江苏人才创投联盟,吸纳全国近百家优质创投机构加盟,为人才提供资金支持。下一步,江苏还将建立人才金融线上综合服务平台,更便捷地服务人才创新创业融资需求。
坚持工程牵引,提升人才集聚力
江苏紧跟时代要求、紧贴发展需求,改进支持方式、提升作用绩效,全力打造人才队伍新质态。比如,通过优化人才工程布局,构建定位清晰、层次分明、相互衔接、覆盖不同领域和人才发展各阶段的人才工程体系;改进人才工程实施,推进评审制与认定制相结合,释放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提升人才工程绩效,突出资助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人才,加强社会评估和管理考核,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筑牢人才工程基础,畅通人才对接联系渠道,打造“江苏人才信息港”,以重大活动、重要赛事集聚人才。
坚持改革创新,提升人才创造力
江苏紧扣各方面反映最强烈、最迫切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出台了 “科技改革30条”,让广大科技人员无问东西、潜心科研。
在科研管理方面,扩大科技人员预算调剂权、经费使用自主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
在奖励激励方面,允许重大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成果直接提名参与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成果完成团队可以享有成果转让100%收益。
在科技评价方面,重点开展“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清理行动,让科技人员有信心、有耐心、有定力地开展自主创新。
坚持优化服务,提升环境竞争力
人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环境的竞争。接下来,江苏将根据本次《意见》做好“店小二”,服务好各类人才的政策环境、创新创业环境、生活环境、法制环境等。
一是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对人才长期关注、重点关心的普遍性问题,如科研进修、人才住房、子女教育、家属随迁等,认真推动落实到位。
二是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今年将出台鼓励民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发展的政策意见,积极培育一批综合型、专业型骨干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注重引导和鼓励快速发展如猎头、人才测评、人力资源服务外包、人力资源管理咨询等新兴业态和服务产品,以市场化手段和力量,提升人才服务的质量、精度和效能。
三是进一步做实人才生活保障。进一步优化江苏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居住证制度,人才凭证享受各项优惠待遇和便利服务。落实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人才出入境便利政策,为海外人才来江苏创新创业提供工作许可、签证、居留便利。鼓励人才聚集的大型企事业单位、开发区,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利用自有存量土地建设人才公寓(公共租赁房)。定期组织省级以上专家和优秀技能人才开展休假疗养活动,开展各类高层次人才走访慰问、健康体检等活动。
四是积极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将组织开展“江苏省留学回国先进个人奖”“江苏技能大奖”等优秀人才评比表彰活动,在全社会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