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为了一江清水澎湃东流 南通:把长江保护融入城市发展脉搏

2019年06月03日 18:55:45 |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导读

万里长江滚滚东流,在江苏奔腾入海。为了保护好这一江清水,近年来,江苏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的理念,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坚决打好长江生态保护修复攻坚战。如何唱好新时代的"长江之歌",让长江江苏段再现"一江清水、两岸葱绿"?从6月3日起,《江苏新时空》推出系列报道《为了一江清水澎湃东流》,全面展示我省保护长江的新实践、新亮点。

  江苏台记者冯源:“一边是碧波万顷的长江,一边是满目葱茏的森林公园,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南通市五山及沿江地区,经过两年左右时间的修复改造,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了南通的城市客厅和森林氧吧。”

  在滨江步道来一趟亲水之旅,在植物园里赏花拍照,在狼山国家森林公园登高远眺江景……闲暇时到江边游览,已成为了南通市民的新习惯。

  南通市民:“江边环境比以前好多了,特别是植物花草让人看了心旷神怡、特别放松,南通人业余时间都会过来这边玩。”

  如今的"城市客厅",几年前却是另一番景象:14公里长的沿江岸线,散落着设施老旧的散货码头、生产工艺落后的中小企业、以及不少村落民居,扬尘、污水、噪音等污染严重。"滨江不见江、近水不亲水"道出了城市发展的窘境。为了"还江于民、还景于民",南通决定在五山及沿江地区全面实施生态修复,"既要建好黄金水道,也要打造绿色走廊",以"规划一张图"的理念推动城市功能与生态融合。而首当其冲的,就是腾出空间。

  南通市崇川区狼山街道办事处主任孙亚栋:“我们辖区范围内大概拆了一千户民居,四百户非居,总面积大概在一百万平方米。群众要搬家,我们也帮助他们搬家,帮他们租房子。包括一些企业,我们也帮他们再去寻找后面发展的机会。”

  企业和民居才退出,距离市中心不到三公里的南通港集装箱码头,挖土机也开始了拆除作业。这里曾经承担着南通60%以上的货物吞吐量,但为解决港口长远发展和生态保护以及城市环境的多重矛盾,当地决心花大力气对南通港滨江片区进行整体搬迁。

  南通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施渠平:“我们的集装箱分公司已经搬到下游的通海港区,今年下半年我们还有两个分公司要搬迁完毕,可以腾出优质的长江岸线资源2200米,后方陆域土地面积将近两千亩。”

  搬迁后的南通港将资源重新整合,向下游的通海港区转移,建设了现代化集装箱码头,并利用江海联运优势,全面对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打造长江北翼中心港。腾出的空间本着回归自然的理念,分七个片区进行生态修复,让市民亲近长江。

  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师夏臻:“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原来是一个船厂,我们就是想在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对它首先进行一个生态修复,也保留了一些场地印记,包括一些龙门吊、轨道,方便市民来寻找往日的回忆。”

  如今,南通沿江的生产岸线正逐步变为生活岸线、生态岸线--总面积10.8平方公里的狼山国家森林公园,获批南通首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南通植物园、军山绿野等片区也已建成开放。整个五山及沿江地区已新增森林面积约6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80%以上,地被植物多达一千多种,林地、自然保留地、湿地、水体等多层次生态体系和谐共生,"城市绿核"效应正逐步显现。

  南通市五山及沿江地区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张栩龙:“下一步我们五山及沿江地区的生态修复工作,将尊重自然,科学系统地来实施柔性治江的方略,集中保护好我们的一江碧水,集中体现我们南通山水文化、滨江风貌的城市个性和特点,也让我们市民更好地去共享我们的生态空间。”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冯源 冯水清  供片台/南通台  编辑/朱一普)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