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园林,多以山水景观为奇、或以精美建筑取胜,然而,位于扬州西北郊蜀冈之上的平山堂,却是以目极千里、以少胜多著名。
蜀冈地势较高,四周平旷,是登临揽胜的绝佳去处。千年古刹大明寺就坐落于此。北宋庆历八年,时任扬州知府的欧阳修看中这里的独特风光,将大明寺内破败的僧舍改建为敞口厅堂,登堂远眺,江南诸山恰好与视线齐平,因此取名平山堂。
平山堂景致寥寥,却开启了扬州园林巧借远山造景的源头。“衔远山、吞长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送夕阳,迎素月,当春夏之交草木际天”,这副对联揭示了平山堂借远山造景所呈现出的奇观。欧阳修对此颇为得意,他寄书给前任太守,盛赞“独平山堂占胜蜀冈,江南诸山一目千里”。正堂这块“放开眼界”的匾额,似乎就在提醒世人,不要局限于方寸之间,眼界宽广方能领略绝美风光。
正堂右侧这块“坐花载月”的匾额,则记载了一段风雅趣事。在平山堂落成的那年夏天,欧阳修设宴款待宾客:从邵伯湖摘来千余朵荷花,相间摆放,宾主之间,传花饮酒,吟诗作赋,至深夜才尽兴而归。这就是今日的击鼓传花游戏。而左侧这块“风流宛在”的匾额上,“流”字少了一点,“在”字多了一点,为世人所津津乐道。这或许是因字体的书写需要,而有意为之,但更重要的是,它令欧公当年的诗才风流如在眼前,尽显对其钦佩、追慕之情。
多年后,他的得意门生苏轼途经平山堂,忆起恩师往昔,感慨万千,挥笔写下《西江月·平山堂》“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用欧词中的“文章太守”表达思念之情,也道出了百姓心声:欧阳修的大家风范开启了“扬州太守例能文”的源头。
苏轼出任扬州太守,也践行了欧阳修的为政之道。后世以二人为参照,将以文化人、以德为政的地方官,尊称为“文章太守”。
在平山堂远眺,一目千里,江南的烟雨气氲,宛在眼前。今人来到这里,除了饱览江南山色外,还能感悟到“文章太守”勤政爱民的垂世风范。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