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死产子,以命换命,人间怎样算值得?|荔枝时评

2019年01月14日 15:27:55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文/白晶晶

  (作者白晶晶,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资深媒体工作者;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手机客户端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认为人生要是圆满,就是有个孩子。”

  吴莹,25岁,患有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伴重度肺动脉高压,已经被医生诊断“绝对不适合怀孕”。婚后的她,流产两次,仍坚持第三次怀孕。在孩子出生后的14天里,吴莹一直待在重症监护室。她与拼死生下的孩子,无缘相见。这位年轻母亲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5岁。医疗新闻纪录片《人间世2》用镜头记录下了这一切。

  但时间与斯人,均已悄然而逝。此刻,距离2017年《人间世2》的拍摄,已经过去了两年。以命换命,是喜极而泣还是甘苦自知?这种交换究竟值不值?

  对于身患绝对不适合怀孕疾病的女性而言,拼死生子究竟是被传统观念裹挟,为家庭压力所迫,还是女性对于生育权的自由支配?

  有人批判这位年轻母亲的“自私”,理由是人工辅助生殖技术的相对成熟,甚至是身处灰色地带的“代孕”技术,多种方式都能圆其做母亲的梦,可她偏偏选择置自己年迈的父母于不顾,以命换命拼死生子;有人赞同这位年轻母亲的“勇敢”,认为每个女人都有当母亲的权利,任何人都有选择自身命运走向的自由……

  同样是拼命产子,今年8月,患有高度肺动脉高压的母亲吴梦顺利产下儿子,但却被主治医生痛斥为一场“以爱之名”的道德绑架,呼吁大家不要效仿,声称“这类世界第一的手术我希望到此为止仅此一例”。

  《人间世》讲述世间人。《人间世2》选择将镜头聚焦于“女子本弱,为母则刚”的育龄女性群体,正是因为对于生育的焦虑和探讨,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绕不过的话题。人们在为剧中几位母亲面对“生育”做出的巨大牺牲而唏嘘的同时,更应当明确,生育已经回归家庭决策,不应被其他外力干预,不应为他人的意愿所左右。

  从“多子多福”“儿孙满堂”到“只生一个好”,再到“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落地,社会经历了数次生育观念的变革。如果将社会生育观念的改变,看作“大家”之变的话,作为社会原子构成的“小家”也在变。随着“跑步进城”的社会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传统的乡土中国互助式育儿模式越来越缺乏生存的土壤,育儿的担子渐渐压在每一个小家庭身上。更具体一点,或许可以说,是压在了每一位“妈妈”的身上。

  如今,加诸女性身上的角色越来越多。“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文能辅导作业,武能换灯泡修马桶”……当代女性跟古代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比起来,似乎并没有活得更潇洒,反而更累了。

  但与此同时,社会对于女性角色的认知,却似乎并没有太多进步。高悬于职业女性头上的职场晋升天花板,让女性无论怎么打拼,似乎总很难摆脱职场花瓶的形象和定位;回归家庭,双方老人乃至于七大姑八大姨,都自然而然地将生儿育女和家务琐事的重担,视做女性理所当然的责任。

  在屋外,钢筋水泥的世界早已换了新天地;在屋内,很多人内心深处对女性角色的认知仍停留在很久以前。在这样的背景下,“拼死产子”的选择,究竟是出于个人自愿,还是出于某些难以言明的集体潜意识呢?

  生与育的选择,究其本质,都应当和“以命换命”一样,成为个体的选择。人间值不值得,这个答案,最终还是要由个人来回答。如果全社会能给女性再多一点空间,再多一点平等的善意,也许,这些以命换命的妈妈,会做出不一样的选择。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