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会,四十年】记忆篇·王留坤:“江上渔者”的“两栖”转型

2018年12月29日 10:43:58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开栏语:改革开放四十年,在民生方面的变化,正是顺应了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我们用脚步丈量这个时代,从泥泞小径走上富裕之路;我们用光影记录这个时代,从黑白灰到色彩斑斓。8月起,江苏新闻广播推出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系列报道《幸会,四十年》,沧海桑田感受生活巨变,平凡故事见证伟大时代!

  长江养育着沿岸千百万人民,特别是长江渔民,他们生长在长江边,长江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渔获。改革开放以来,傍水而居的渔民过上了富足的生活。但随着长江生态环境发生变化,传统的渔民生活也面临着转型。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江阴利港街道黄丹村500多户村民中有近30户渔民,今年59岁的王留坤就是其中一户。他18岁在村集体渔业队挣工分,后来跟着叔叔另起炉灶,在长江里放虾笼渔网,随着潮起潮落捕鱼捉虾。不过,“水里求财”的日子并不容易。有一次,王留坤清晨四五点钟摇着小船下水没多久,突遇大雾锁江,站在船头只能看到船尾。那时,通讯并不便利,他只能独自划着小船寻求帮助。

  “一直划,划到11点多钟,一直氽到江阴这面的新沟,我已经到江中了,看到这边有船停着像鸭子那么大,雾有点点看得清,已经在长江里划了这么几个小时,饿得不得了,捧点江水喝,到了船这边,船上的老板娘知道我迷失方向了,叫我快点来吃饭,回来看到岸上站的都是人,他们急得要死,家人都怕我船撞了、沉下去。在长江里弄鱼弄虾的人死掉的也有。”

  对于渔民这份职业,王留坤心里一直珍藏着认同与骄傲。当时江阴盛产刀鱼、鲥鱼、河豚“长江三鲜”,还有长江虾、蟹,江鲜味美、个大、量丰,渔民的勤劳付出都有对等的收获。在他刚上船的那几年,黄丹村就诞生了第一位万元户。

  “那时候一年有几千块,靠万把块钱就多了,我们这边东北面有个队长,捕捞一年弄万把块钱,是那个时候的万元户,厂里干活只有每月几十块钱。”

  十多年前,依靠长江,王留坤一年收入多则十七八万,少则七八万,一家老小吃穿不愁。然而,长江给人们带来了富足生活,自己却日渐“消瘦”。

  “那时候‘江猪’(江豚)多了,现在‘江猪’有十年没见了,那时候我们提虾笼时‘江猪’多呢!涨潮的时候,都一群一群的,现在没有了。”

  2002年起长江实行禁渔期,在长达数月的禁渔期内,王留坤开始外出打些零工。2008年,王留坤响应政府保护生态环境的号召,上交了捕捞证退渔上岸,转型当了个水电工,前两年又挖了三亩水面养鱼蟹。

  “我现在也在做水电工,可以十万八万一年,生活就好一点。”

  翻过王留坤家屋后的圩堤,是一片绵延数百米的芦滩,下游约两公里处是窑港口水源地,将来这里将建起长江生态湿地公园,保护水源地、长江滩涂湿地等独有的自然风貌,打造水清、岸绿、景美的绿色生态廊道。

  “我们也希望把这地方搞得干干净净的,老百姓也不想去别的地方,这地方是个好地方,春天的时候,江边来来去去的车子,逢节假日、双休日,这里的车子都很多,很多人都来旅游。”

  江阴台记者金玲智、编辑匡蔚青、申红

  更多详细音频请收听江苏新闻广播《新闻晚高峰》(18:00-19:00)《新闻早高峰》(7:30-9:00)每周三、周五播出的《幸会,四十年》报道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