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会,四十年】奋斗篇·常德盛:带领贫困村变成全国文明村

2018年12月29日 10:37:47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开栏语:改革开放四十年,在民生方面的变化,正是顺应了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我们用脚步丈量这个时代,从泥泞小径走上富裕之路;我们用光影记录这个时代,从黑白灰到色彩斑斓。8月起,江苏新闻广播推出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系列报道《幸会,四十年》,沧海桑田感受生活巨变,平凡故事见证伟大时代!

  常熟市蒋巷村位于常熟、昆山、太仓三市交界的阳澄水网地区。五十年前,这里还是一个血吸虫流行、偏僻闭塞的苦地方。数十年来,当地村民在村书记常德盛的带领下筚路蓝缕,走出了一条村强民富的发展道路。我们一起来听听常德盛的故事。

  60年代的蒋巷村还是远近闻名的穷村。1966年,22岁的常德盛当上了蒋巷村生产队大队长,十多年里,他带领村民拿起扁担,挑起箩筐,完成了50多万土方工程,把十年九涝的低洼地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粮食高产区。包括常德盛在内,如今老一辈的蒋巷村村民,走路都会有一点外八,那是他们年轻时,长期负重挑担压出的罗圈腿。蒋巷村党委书记常德盛:

  1960年到1978年,我们带领蒋巷的农民,那时候叫‘六出六进’,六点出工,六点收工,起早工,摸夜工,中间不放松。现在叫礼拜天、双休日,当时我们村集体一个月放假实际上不到两天。”

  靠农业起家,却不能止步于农业,为了彻底拔掉穷根,80年代,常德盛开始带着村民们办企业,他们瞄准市场空白,建起了两条彩钢复合板生产线。为了拓宽销路,常德盛主动带头,走南闯北推销产品。一到夏天,小面包车没空调,最高温度50多度,常德盛却乐观得很,赶在别人上班前就去到工厂里等候,美其名曰“吹免费空调”。

  “现在有空调,那时候没有空调,里面热得不得了,但是我们是革命乐观主义。没有那个乐观主义,蒋巷村的农民,只能解决温饱,也不能富起来。”

  依靠农业起家的蒋巷村有着深深的土地情结,也有了先人一步的生态意识。这几年,蒋巷将村里的800亩土地试点种植有机稻,每年可减少近百吨化肥农药对大气、土地和水体的污染。不少人疑惑,现在全村工业年产值已经超过10亿元,有机农业发展得再好,带来收入顶多200万,为什么还要费尽心思种田呢?蒋巷村党委书记常德盛说:

  “它不仅仅是200万,它改变了一个村的整体功能,假如农村没有一望无际的稻田,如果单纯就是集镇化,像什么农村?这个水稻看着是农田,实际上现在也是湿地大公园,夏天种油菜,看着一片也是金黄。人与自然也好,人与人也好,比较和谐,它的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但是我们经济效益也不小。”

  蒋巷村史展览馆里,硕大的沙盘模型让整个村貌一目了然:“农民新家园”建有186幢农民别墅和158套老年公寓,占地680亩的蒋巷生态园,鸡鸭成群、河网纵横、绿树成荫,成了蒋巷村的“绿肺”。蒋巷村党委书记常德盛说,现在都说要留住乡愁,农村生态好了,宜居了,还愁留不住农民、留不住乡愁吗?

  “第一,城里人到农村来看了羡慕;第二,外国人看了也要羡慕,外国人认为,中国人城市发展厉害,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我们把农村建得也要像欧洲;第三,自己的农民在家里要舒服。如果你自己农民不舒服还让人家羡慕,会认为你老常在搞花架子。这里是蒋巷,这里是中国农村,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农村的缩影。”

  江苏新闻广播记者钱一鸣、编辑匡蔚青、申红

  更多详细音频请收听江苏新闻广播《新闻晚高峰》(18:00-19:00)《新闻早高峰》(7:30-9:00)每周三、周五播出的《幸会,四十年》报道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