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携儿自杀,自闭症儿童的教育之路急需畅通|荔枝时评

2018年12月28日 15:04:58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杨三喜 

  (作者杨三喜,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青年时事评论员;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客户端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死者亲属接受媒体采访)

  日前,广州一名孕妇携带其上幼儿园的儿子在家中烧炭自杀。媒体引述死者家属的说法称,男童曾在幼儿园打了别的孩子,男童母亲在家长群里沟通时,透露了孩子有自闭症的信息,遂被其他家长围攻,更有家长找到幼儿园要求让男童退学。为了平息其他家长的不满,幼儿园决定让男童在家休息几天。而男童母亲感觉自己被攻击,表示就快崩溃了,于是在家中烧炭自杀。

  目前,警方已经对此事介入调查。不管结果如何,悲剧已经发生,三条逝去的生命已然无法挽回。这场悲剧不仅刺痛了我们的心灵,也反映了当下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所面临的困境。如果无法解决这一问题,类似的悲剧或许还将以不同的方式上演。

  《中国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显示,目前中国自闭症患者已超1000万,而014岁的儿童患病者可能就超过200万。与中国普通教育飞速发展相比,自闭症儿童教育仍是一个明显的短板。我国自闭症应对工作足足比西方晚了40年,在自闭症筛查诊断、教育干预、成年支持等各个方面都存在不足。虽然自闭症儿童群体庞大,但是绝大部分人没有机会接受正规机构的康复治疗。目前,在中残联注册的1000多家自闭症康复机构中,有近50%的机构是由家长特别是自闭症儿童的家长创办的,这些民办康复机构很难统一建设标准及行业规范,康复效果实际上很难保证,也为日后患儿的社会融合设置了诸多障碍。

  自闭症尚无法治愈,但是,依据病情程度的不同为自闭症儿童制定人生规划、干预康复目标及社会融入方式,可以大大减轻社会在大龄自闭症患者的养护、安置等方面的负担。让自闭症孩子接受融合教育,即让他们和普通孩子在同一个环境一起学习,一起分享教育资源,既有利于患儿康复,也是大多数家长的愿望,更是一种国际通行的做法。

  但是,融合教育在我国面临诸多阻碍。首先面对的是普通学校对自闭症儿童的拒收。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仅为70%左右,远低于普通儿童接近100%的义务教育入学率,许多自闭症儿童在入学时就被普通学校拒绝。

  进入学校之后的融合之路更为艰难。由于大部分学校缺少针对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师资,即使有一部分孩子能够顺利入学,也可能得不到好的教育,甚至被教师、同学歧视性对待。就如这起悲剧中,孩子们发生冲突之后,家长群起而攻之,幼儿园也不得不让孩子暂时回家休息。一份调查报告显示,27%的随班就读残障儿童家长表示,有被要求退学经历。可见,融合教育实施阻力之大。

  师资不足更是一个拦路虎。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实际自闭症康复老师只能覆盖1.3%的人群,这也就意味着剩下98.7%的人群无法得到有效康复训练。自闭症儿童进入普通学校之后,需要的是个别化的教育和康复训练,这不是普通教师所能够承担的工作。如果没有专业支持,一些随班就读的自闭症孩子就会给其他孩子带来伤害,从而激化矛盾。

  融合教育之路上的诸多困难,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改变的。这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这条路都走不通。

  首先政府要加大投入,出台政策加强对特殊群体的关爱和权益保障,尤其是支持普通学校向自闭症儿童打开大门,并扩充专业师资队伍,让普通学校有能力敞开大门。

  其次,既需要普通学校提供专业的教育与康复训练,也需要整个社会,尤其是家长消除对自闭症孩子的偏见,用平等、友爱之心对待自闭症儿童。而这又与普通学校的开放与专业相辅相成。如果没有前者作为支撑,自闭症孩子与普通孩子的冲突不断,只会加剧家长的不满;而家长的包容,也会给普通学校的开放、为自闭症孩子的融合教育之路营造宽松的环境。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