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使黑暗无边,你们让世界重回人间!

2018年12月13日 14:21:41 |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1937年,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有二十多名西方人士选择留下,冒着生命危险以各种方式救助民众,阻止日军暴行,记录屠杀真相。

  约翰·拉贝、明妮·魏特琳、约翰·马吉、罗伯特·威尔逊、乔治·费奇……他们用善良、勇气和果敢,为灾难深重的南京城带来黑暗时刻的微光与温暖。

  今年,江苏广电总台纪录片中心通过大量史料和采访,为我们还原了更多人在这场暴行中的义举,一起来致敬他们!

  【弗兰克·德丁:残虐真相的揭露者】

  1937年12月18日,美国《纽约时报》罕见地在头版刊登了一篇关于中国的报道——《所有俘虏均遭屠杀》,这可能是西方媒体在南京大屠杀发生初期,关于这一惨案最为详细的报道。发出这篇报道的记者名叫弗兰克·蒂尔曼·德丁。

  日军攻破南京城后,随即开始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为封锁消息,日本军方切断了南京与外界的所有电讯联系。德丁回忆:“这是我在等待登上‘瓦胡号’时看到的江边的景象,一群吸着烟聊着天的日本军官,监督手下屠杀约一个营的中国战俘。他们把战俘排成大约15人一排,并用机枪射杀。”

  德丁在后来的报道里记载:“这场屠杀用了十分钟,这些人靠墙排成一排被枪杀,一些拿着手枪的日本兵若无其事地从蜷缩在一起的尸体旁走过,对还在动弹的遇难者再补上一枪。这些刽子手还邀请停在江边军舰上的海军欣赏屠杀场面,显然这种场面给那些海军观赏者带来极大的愉悦。”

  正是像德丁这样有正义感的记者,将亲身经历与所见所闻报道出来,向国际社会传递了日军实施南京大屠杀的第一手讯息,留下了十分珍贵的新闻资料。

  【詹姆斯·麦卡伦:生死场上的守护者】

  在那个血腥又漫长的冬天,不仅有人努力向世界传播真相,还有人在南京与这里的难民共进退。留守在鼓楼医院的美国人詹姆斯·麦卡伦承担了大量保护难民的工作。

  美国基督教联合会档案馆管理员雪莉·雅克布介绍:“麦卡伦主要在医院工作,在读他的日记时,我发现上面关于入院伤员的记述,是我看过的最细节化的文字资料。”这些日记详细地记录了麦卡伦在鼓楼医院的所见所闻,也成为今天发现的揭露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的最新证据。

  南京大屠杀期间,侵华日军强占南京的所有粮食,食物极端紧缺。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从上海筹措到了100吨蚕豆,用于安全区难民的救助。麦卡伦在一次次开着救护车运送蚕豆的过程中,与难民们建立起深厚的情谊,他触景生情作词谱曲写下了《南京难民合唱曲》,这首歌被难民亲切地称为《蚕豆歌》。

  “渴望用蚕豆做早餐,蚕豆做午餐,蚕豆做晚餐。”这首舒缓忧伤的歌曲是麦卡伦对难民们的慰藉和鼓励,传递了人世间的温暖和生存的希望。

  【刘易斯·斯迈思:日军暴行的记录者】

  “(民国)三十六年二月六日,在南京励志社,公审南京大屠杀的主角谷寿夫。金陵大学美籍史密斯教授当时在难民区工作,亲见日军种种暴行……”

  新闻片中所说的史密斯教授,是当时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的秘书、金陵大学社会学教授、美国人刘易斯·斯迈思。在1937年12月14日至1938年2月19日期间,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向日本大使馆写出69封抗议信,其中绝大多数由斯迈思签发。

  这些抗议信记录了日军在南京犯下的大量暴行案例,其中仅斯迈思负责整理的就有444起。这些抗议信、暴行案例,以及战后对南京地区的战争损失调查报告,被国民政府国防部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和远东国际军事法庭采信,成为抗战胜利后对日战犯审判的重要证据。

  【格奥尔格·罗森:野蛮杀戮的报告者】

  记录日军暴行的不仅有留守南京的学者,还有外交官。德国外交部档案馆保存着大量上世纪30年代德国与中国国民政府来往的外交文件,其中有一百多份由原德国外交官格奥尔格·罗森撰写。罗森在报告中记录了大量侵华日军在南京的暴行,1938年2月10日,他更是将美国牧师约翰·马吉拍摄的记录侵华日军南京暴行的胶片拷贝秘密送往柏林。

  “他(罗森)在信中说,他感到有特别的使命,来对抗日本人非正义的行为。”罗森的孙女艾格尼斯说。罗森希望利用他的外交报告,揭露日本法西斯暴行,影响本国的外交政策。但在纳粹德国,他的愿望注定不会实现,反而遭来了个人命运的逆转。1938年6月,罗森被纳粹德国政府以休假为由,强行召回。

  柏林自由大学历史学教授罗梅君表示:“(德国)外交部在南京大屠杀发生以及罗森进行记录的时候,正由纳粹统治,也就是说,罗森的报道和拉贝的报道一样,并没有影响到德国政坛对日本和中国的态度。”

  1945年9月9日,侵华日军投降签字仪式结束后,罗森在写给中国国民政府的贺信中特别提到:他的报告是德国外交官作为第三方证人,给世人留下的揭露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的有力证词。

纵使黑暗无边,

你们让世界重回人间!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陈靓 部分素材来自纪录片《黑暗时刻:我们在南京》)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