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出台醉酒乘车新规,但这个新规怎么出来的可能更重要|荔枝时评

2018年12月12日 14:23:21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文/西坡

  (作者西坡,“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知名时事评论人;本文系作者为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客户端独家供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12月10日,滴滴率先在深圳快车、优享业务线试行“乘客醉酒乘车”规则。行程开始前,如司机确认搭载醉酒乘客,可在滴滴车主APP中向平台报备;如司机判断乘客可能会危害行程安全,可申请取消订单。同时,平台会对相应行程做核查,严厉禁止并惩罚恶意取消的行为。

  据报道,这是滴滴继12月5日宣布架构调整以来,推出的关涉司机端利益的首个规则。

  总体来讲,“乘客醉酒乘车”规则具有相当的合理性,不少网友也表示支持。换位思考,如果打车乘客耍酒疯,平台还强令司机接单,的确不近情理。现实中也出现过醉酒男子殴打司机的新闻。

  滴滴作为连接司机与乘客的平台,必须兼顾双方的利益才能有长远的未来。不过也有人担心规则会不会被滥用,这就要看滴滴接下来如何具体执行的。

  在我看来,更值得关注的是这条新规的出台方式。今年11月2日,滴滴曾通过公众评议会,邀请社会各界讨论“司机能否拒载独自乘车的醉酒乘客”。一周时间,共有26.9万网友参与讨论,其中86%的人认为司机可以拒载,14%的人认为司机不能拒载。在深圳推出试行规则,可以视为对公众评议的回应。

  这意味着滴滴意识到,在一些有争议性的新规出台之前,邀请公众参与讨论是有益的。公众评议或许预示了滴滴这类平台型企业将来的一个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的身边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平台,叫车平台、叫餐平台、短视频平台、支付平台等等。这些平台对生活的介入越来越深,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不时引发争议。比如顺风车事件之后,公众关注的焦点便是滴滴的安全预警机制为何形同虚设。再比如,2018年年初,支付宝年度账单“授权漏洞”引发争议,以道歉、整改收尾。

  平台型企业的内部规则正在塑形我们的生活,甚至对社会运行产生影响。但是除非“出事”,人们很少意识到这些规则到底是怎么回事,更不会知道规则是怎么出台的。企业喜欢自称“社会企业”,但往往只看重这个名头的光环,而忽略其所意味的责任。

  在未来社会,平台型企业或许需要某种程度的混合型治理。因为科技的发展使许多原本一目了然的界限模糊了,比如网约车到底是公共空间还是私人空间,数字时代的隐私权该如何定义人们往往需要让渡一些权利来获取服务,否则就会因噎废食,比如如果你要严格彻底的隐私权,那么快递、外卖、网购乃至新闻推荐都会与你绝缘。

  另外,越来越多的新生事物从边缘地带崛起,带来全新的问题。比如共享单车兴起之时,就有人批评它们利用公共街道为自身谋利,但共享单车确实也是在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在回答和解决这些新问题的时候,不能缺少大众的声音。

  总之,企业的内外边界不会像以前那么清晰,企业在介入社会,也应该允许社会以恰当的方式介入企业。滴滴操作的公众评议会还是比较粗陋原始的模样,但将来这种做法或许会成为常态,也会越来越完善。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