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销售任务不降反升,为“控烟难”再添注脚|荔枝时评

2018年11月14日 16:17:46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文/朱昌俊

  (作者朱昌俊,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媒体评论员;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手机客户端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国家烟草专卖局、中国烟草总公司在日前召开的11月份生产经营调度会上表示,要确保年销售4750万箱的目标任务。此消息一出,很多网友认为烟草销售目标任务完全与“控烟”社会大环境相反,让人倍感尴尬和无奈。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副会长支修益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对这样一个销售目标,中国控制吸烟协会的态度是明确的,年度目标有悖于《国际烟草框架公约》中的相关条款,也违背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中的降低我国吸烟人群的目标。

  在全面控烟已成大势所趋的背景下,烟草专卖局、烟草总公司依然在忙着为完成全年销售目标加压,如此“不合时宜”的一幕,映衬的是中国控烟事业大写的尴尬。

  烟草公司有自己的经营任务,这很正常。但是,不顾控烟要求,经营任务年年加码,这就是问题了。关于烟草产能,《烟草行业落实“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行动方案(2016—2018年)》中已明确规定,国内卷烟工业产能要实现零增长;国家烟草专卖局在2016年的控烟履约工作总结中,也提到“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卷烟生产的指令性计划”。但2017年的烟草销量比2016年增长0.8%,今年所提出的目标,又在去年的基础上继续增加。试问,烟草公司到底是如何“严格执行”国家计划的?

  不要小看今年12.2万箱的销售增量。如果我国3.15亿烟民数量保持不变,意味着每名烟民每年要多吸20根烟,正好一盒烟;而如果每名烟民平均每天一盒烟的吸烟量不变,新增的12.2万箱意味着我国要增加83.6万烟民。曾有统计显示,全球烟民数量下降,中国烟民却不降反升,在此或找到了原因。

  不只是销量数据的节节攀升,烟草行业对于控烟的反作用力其实是无处不在。比如就在11月13日,中国控制吸烟协会举办的“烟盒包装使用警示图形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再次呼吁,我国应尽快在烟包上印制警示图片,以有效警示烟民认知吸烟的危害,降低青少年尝试吸烟的欲望。这一呼吁的现实背景是,目前全球已有118个国家和地区的烟盒包装印制了警示图片,但中国香烟依然“我行我素”。而一个颇显讽刺的细节是,中国出口的香烟包装却是印有警示图片的。如此“内外有别”,与销量的不降反升倒是“相得益彰”。

  由于全球控烟压力加大,近些年不少国内城市都出台了控烟条例,但整个控烟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不仅2014年开始起草的《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草案送审稿)》至今难产。一些其他的控烟法规,也有开倒车之虞。如,浙江控烟条例拟删除此前征求意见稿中受到外界褒扬的“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全面禁烟”措辞,允许室内设置吸烟区;同样处于征求意见阶段的《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草案)》,则只是要求公共场所“控烟”而不是“禁烟”。

  无论是全国性的控烟条例多年难产,还是一些地方控烟条例疑似立场开始松动,虽然并没有公开出现烟草行业的直接干预,但基于烟草行业的利益辐射之广、之深,其背后的阻力,恐怕很难说与烟草产业完全无关。烟草销量任务的不降反升,就为此提供了一道最真实的注脚。

  不管是按照国际控烟公约的要求,还是《健康中国2030规划》所提出的目标,中国现阶段的控烟进展都可谓步履艰难。一定程度上说,垄断性烟草行业的利益增长需要与控烟将降低烟草消费之间的矛盾,已成为中国控烟的主要矛盾。全民控烟要更进一步,就必须要直面这一矛盾,敢于碰硬,敢于在烟草行业利益上动刀子。希望继续将之当作“房间里的大象”,完美避开对于利益的触动,控烟就不可能取得根本性进展。当然,化解这一矛盾,不能仅有控烟协会的呼吁和谴责。2016年,人民日报发出评论,禁烟先得治“烟草业之病”。时隔两年后来看,“烟草业之病”治得到底怎么样了?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