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广东经验 ——广东广播电视台联合全国30余家电视媒体走进省市场监管局

2018年11月13日 21:44:58 | 来源:南方财经报道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这片热土,从不缺少进取之心、克难之志、开拓之力。今年恰逢改革开放四十年,广东正朝着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目标坚定前行。全国30余家电视媒体齐聚广东,进行为期四天的改革开放40年全媒大调研广东行活动,在这里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这里领略广东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11月13日,全国媒体调研采访团走进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听取广东优化营商环境的经验,并集中采访了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骆文智。

  一、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总体情况介绍

  2018年10月19日,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挂牌成立,标志着广东市场监管体制改革迈出了实质性、关键性的第一步,全省市场监管事业发展迈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根据《广东省机构改革方案》,新组建的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整合了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省知识产权局的职责,以及省发展改革委的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执法职责、省商务厅的经营者集中反垄断职责等。

  不再保留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再保留单设的省知识产权局,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加挂省知识产权局牌子。同时组建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作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部门管理机构;组建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管理的事业单位。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于同日挂牌成立。

  二、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一)营商环境建设总体情况介绍

  从1979年,广东诞生全国第一家外商投资企业开始,广东的营商环境建设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起步摸索阶段(1981年至1991年)。这一阶段,在法律法规很不健全的情况下,广东大胆摸索闯出改革开放的“活路”,创造性地开展外商投资企业登记管理工作,积累了不少可资借鉴的范例。我国第一家中外合作(与港资企业合作经营)举办的五星级大酒店——白天鹅宾馆就是在《中外合作企业法》尚未出台的情况下,参照《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登记发照的;在国家尚未出台任何法律法规规范的情况下,广东争取原国家工商局支持,率先实行了“三来一补”企业登记,大胆打开引进外资的方便之门,在广东外向型经济发展历史上留下了重要影响。1981年,广东省外商投资企业登记管理获原国家工商局授权,此后,广东各市均获原国家工商局授权,外商投资企业实现了就地登记注册。

  第二阶段:促进大发展阶段(1992年至2001年)。外商投资企业全方位快速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大型项目大幅增加,投资区域由珠江三角地区向粤东、粤西和粤北山区辐射加快,投资领域进一步扩大,航空、保险、运输、商业等过去禁止和严格限制的行业开始试点引进外资,大型跨国公司投资增加。在这一阶段,外商投资企业登记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完善,强化对市场主体的确认、组织形式的规范、企业行为的监管、登记结果的公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等五个方面的职能作用。

  第三阶段:统一规范阶段(2001年至2012年)。广东对外开放领域不断扩大,在《行政许可法》实施后,广东着力推进外商投资企业登记管理“依法规范、科学服务”,准确把握依法行政与服务地方经济的关系、引进外资与规范监管的关系、以及登记许可的合法性与合理性的关系。通过全面推行全省工商系统窗口软硬件规范化建设,加强企业信用分类体系监管,构建全方位、动态化的长效监管机制,加强登记注册信息综合运用等工作,继续争取原工商总局支持,出台服务广东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的18条政策措施。在这一阶段,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全国外商投资企业实有户数出现负增长,广东是少数保持正增长的省份(比上年末增长0.08%),外商投资企业的稳定发展为广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发挥了重要作用。2010年开始回暖,进入缓慢增长时期,年增幅在1.52%至3.96%之间。全省实有外商投资企业由9万户(2008年底)发展到10万户历经5年。

  第四阶段,提升服务质效阶段(2013年至今)。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广东经济持续发展,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社会投资创业需求巨大,对工商登记便利化的要求不断提高,原有的制度设计已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开展商事制度改革探索,是党中央、国务院交给广东的一项重要改革任务,对于我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创新政府监管方式、激发投资创业活力、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商事制度改革以来,我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国务院同意广东“十二五”时期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先行先试的有利契机,在原国家工商总局的支持指导下,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聚焦工商登记条件过高、开办企业链条过长、证照办理流程过繁、市场监管效能过低等突出问题,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服务大局,坚持改革创新,坚持攻坚克难,对标国际先进规则,借鉴香港地区经验,以“第一个吃螃蟹”的勇气,率先在全国推行商事制度改革,多项改革经验上升为全国改革的顶层制度设计,为全国推开此项改革贡献了广东经验和广东智慧。

  (二)商事制度改革红利成效显著

  1.商事登记制度发生根本性变革,顺应国际趋势的市场准入规则体系基本形成。一是“办照难”的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全面推进注册资本、住所、经营范围、名称、简易注销各项改革,注册资本由实缴改为认缴,放宽住所、经营范围登记,试行名称自主申报,实施简易注销,工商登记门槛大幅降低;对标国际通行规则,将“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将196项前置审批改为后置或取消,证照关系基本理顺;持续推进商事登记全程电子化、“商事登记银证直通车”等“互联网+”服务,注册便利化水平显著提升。二是开办企业便利化水平取得国内比较优势。从“三证合一”、“五证合一”推进到“多证合一”,全省开办企业程序从14个压缩为5个,办理时间从35个工作日压减为15.7个工作日,今年底还将压减到5个工作日内,实现了政府零收费,仅有的成本为刻章费用约人民币300元。三是改革从准入领域向准营领域延伸拓展。以“证照分离”改革为切入点,推进涉企行政审批“减放转优”。广东自贸试验区、江门市、阳江市等试点地区对276项涉企行政审批事项开展分类改革,办理周期压减超过70%,减少申请材料五成以上。

  2.监管模式发生实质性变化,适应前端放开的事中事后监管体制初步形成。一是市场监管法治保障逐步完善。出台全国首部市场监管综合性法规《广东省市场监管条例》,实施全国首部商事登记地方性法规《广东省商事登记条例》,以地方立法引领和推动市场监管领域改革。出台《广东省市场主体许可经营项目监管清单》《广东省市场主体住所或经营场所许可监管清单》,实现监管事项清单管理。省直30多个部门共出台或修订了监管标准和配套措施169项,各地市均制定了商改后续监管工作方案和配套措施。二是市场监管职责逐步明晰。省级51个部门权责清单于2017年全部更新,保留省级权责事项5598项。市、县两级政府部门权责清单也全面编制完成并陆续公布。全省57.3%的区县完成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改革,51个基层所(镇街分局)由派出体制改为由乡、镇、街道管理,较好解决了职责交叉问题。三是信用监管机制逐步建立。建成我省“全国一张网”(即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和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以信息归集为基础、信息公示为手段、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机制初步建立。有关系统归集数据28亿条,覆盖全省所有市场主体的基本信息和信用信息。在此基础上,出台覆盖10个省级部门的《守信联合激励与失信联合惩戒措施清单》,限制失信自然人相关行为17万次,限制失信企业相关行为7.2万次,失信联合惩戒效应正逐步形成。四是协同监管、多元共治格局初步形成。各部门建立健全信息通报、联合执法工作机制,推动跨部门“双随机”联合抽查。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省直32个有执法检查事项的部门均已完成相关领域的“一单两库”编制工作,实现随机抽查对检查事项的全覆盖。推进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行业组织积极参与市场监管,制定行规行约,行业自律机制逐步完善。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12345投诉举报平台全部上线,社会监督不断强化。

  3.改革红利持续释放,市场活力和创造力充分激发。一是夯实了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促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六年来,累计新设市场主体818万户,超过了改革前488万户的历史存量。截至2017年末,我省市场主体总量历史性突破千万关口,达1026万户,成为全国首个市场主体超千万的省份,占全国总量十分之一以上。我省的市场主体总数,企业数、以及外商投资企业数、私营企业数,个体工商户数五项指标均位居全国第一。全省每千人拥有企业达38户,已超越国际中等发达经济体最高水平(中等发达经济体每千人一般为20至30户)。二是促进了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为经济转型提供了新动能。近年来,高新技术产业、新兴服务业、“互联网+”等新产业新业态快速发展,新设企业中服务业企业占80%以上,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三是扩大了就业和税收,促进了经济增长。近年来,我省经济增速放缓,就业不减反增,市场主体的大量涌现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六年来,我省实有私营企业净增加271万户,个体工商户净增加252万户。工商总局与国家统计局关于新设立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户的跟踪调查数据显示,每个企业平均吸纳就业7.4人,每个个体工商户用工2.9人。按此匡算,六年间,我省仅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新创造的就业岗位就有2736万个。纳税主体大幅增加,对税收和经济发展的贡献不断提升。四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得到社会各界充分认可。商事制度改革得到各方面高度评价,是群众满意度最高、获得感最强的改革之一,成为“放管服”改革的一大亮点。

  (三)2018年深入推进市场准入制度改革情况

  2018年,成功举办了2018市场监管论坛,受到省领导和市场监管总局领导的高度评价。推动省政府与市场监管总局共同签署《关于共同推进广东市场监管现代化,推动广东奋力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成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成立后第一个与省一级政府签署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全国省级政府质量工作考核中,广东连续四个考核年度获评最高等级A级。在全国系统率先建立全省涉案食品评估认定专家库。

  1.企业准入制度改革纵深推进。6月30日全面实施全国统一的“多证合一”和外商投资企业商务备案与工商登记“一口办理”。至8月31日,全省办理“二十四证合一”登记的市场主体83.3万户,完成被整合证照备案456万件。加快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落实国务院和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召开全省电视电话会议,部署11月10日在全省全面实施“证照分离”改革。大力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已提前完成国务院关于压缩开办企业时间至8.5个工作日内的目标任务,今年底还将压缩到5个工作日内。全面推广基于电子营业执照的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改革,实现商事登记全程电子化对商事主体类型、业务、区域全覆盖。至9月底,我省市场主体总量达1110.37万户,同比增长12.67%,比2017年末增长8.26%,是全国首个市场主体超千万的省份。今年1-9月,全省日均新登记企业2796户。全省每千人拥有企业达42户,已超越国际中等发达经济体最高水平,有效促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2.产品、食品药品和医疗器械注册制度改革提速增效。大力推进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简化审批程序改革试点工作,全面推行“一企一证”改革,实施先证后核、承诺许可审批模式,受惠企业达810家,占受理企业总数的73%,企业获证平均用时8天,降低时间成本达86%以上。深入简政放权,向省编办提出取消35项、调整19项行政职权,将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行政许可事项下放各地市实施。深入推进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和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推动药品医疗器械创新发展,实现“办事全程零跑动、业务办理无纸化”,“网上全流程办理率”“上网办理率”“网上办结率”三项指标均实现100%。

  3.知识产权注册便利化水平不断提高。深化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推进国家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试验区建设。商标审查协作广州中心正式开通商标专用权质权登记、地理标志商标注册申请受理及审查、马德里国际商标注册申请受理及审查等三项服务广东发展的新职能,今年上半年,广州中心完成首次实审95.8万件,承担全国1/4强的商标实质审查任务。经总局商标局批准,新增深圳市市场监管委注册商标专用权质权登记申请受理点和东莞市工商局商标注册申请受理窗口。今年上半年,共受理注册申请6654件,办理商标质权登记申请7件,帮助企业融资1.8亿元。强化便民利民的知识产权服务,在省内产业集聚区设立一批代办服务站。目前我省21个地级以上市有19个专利电子申请率超过了95%。

  三、营商环境建设下一步计划

  下一步,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电视电话会议和全国市场监管工作座谈会精神,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市场准入环境、市场竞争环境和市场消费环境,为广东奋力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作出新的更大作为。

  (一)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以改革统揽全局,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产品准入制度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证照分离”和“多证合一”改革,大力推行“告知承诺审批”和并联审批,完善全程无纸化审批系统,推行电子证照,实现“零跑动”办理。

  (二)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坚持良币驱逐劣币,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惩戒机制;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提高公平竞争审查的质量和实效;进一步强化反垄断执法,严厉打击限制竞争和垄断行为;加强市场价格行为监管,深入整治违法违规价费行为,严厉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健康、充满正能量的市场环境。

  (三)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发挥标准引领作用,加快推进高水平计量体系、标准体系和合格评定体系建设,加快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合作,持续推动广东商标品牌国际化建设。

  (四)坚守市场安全底线上下功夫。切实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和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强化安全风险排查整治;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全面推进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改革,建立维保、检验和事故等信息公示机制。

  (五)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与民营企业家的关系要坚持原则和底线,积极作为、靠前服务,积极搭建与民营企业的制度化沟通平台;要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用权,主动为企业办好事、办实事,切实发挥好职能作用,解决企业家的后顾之忧。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