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一大早,新苏州人约翰·约翰逊(John Johnson)就哼着小调出门了,先去街对面买了早点,然后开车来到苏州志愿者总会,走进一楼展厅汤妈妈志愿公益超市,忙碌起来。
结束了一天的活动,夫妻俩才开始吃晚饭
这天是他妻子汤崇雁的生日,约翰和几个志愿者给她准备了一个惊喜派对,他要早点把工作都做完,好能准时赴约。派对地点定在苏州超级乐园,50多位经常跟他们一起做志愿服务的爱心人士在亲子游戏的世界玩得不亦乐乎,汤崇雁笑得像个孩子,约翰有些愣神,仿佛回到二十几年前初见她的时候。
家的另一半在中国
约翰与汤崇雁第一次见面是在1995年,当时他们在阿联酋工作。一天晚上,为了陪朋友买一套参加公司聚会的行头,约翰平生唯一一次来到当地的家居商场,“平常我是不会到那个商场的,我觉得那里的衣服不适合我”,让他没想到的是,也正是这一晚,他遇到了这个与他一生相伴的上海女孩,当时汤崇雁在商场已经工作了两年多,当晚被临时调去男装区工作,就在这唯一的一个晚上,两人相遇了、相爱了。
半年后他们在香港注册结婚。随着约翰工作地点的变动,两人辗转在不同的国家和地方生活过,直到2005年,他们带着一双儿女回到上海,四年后又定居苏州。
Six months later, they registered marriage in Hong Kong. As John changed his jobs, the couple lived in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places until they returned to Shanghai with two daughters in 2005. After four years, they then moved to settle in Suzhou City, a place that John said is good to spend the golden years.
志愿者们嚷嚷着要切蛋糕了,约翰赶紧拿起手机记录下唱歌许愿的这一幕。上午,他们帮助过的孩子们也纷纷给汤妈妈发来祝福。
2
大山,别样的度假
约翰接受记者专访
约翰的妻子是有名的公益达人,早年还在英国的时候,她就在网上为陕西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筹集学费。约翰在英国长大,公益慈善早已是他生活的一部分。回上海后,夫妻俩去看望山区里的这些孩子们,约翰被深深触动了,从那以后,夫妻俩就一直在为山区里的孩子们想办法,学费、书本、文具、衣服、饮用水等等,就连儿女的零用钱和全家的度假基金也全部被拿出来帮助这些孩子们。
Tang is known for being active in philanthropic activities for a long time. When she was still in the UK, she raised tuition fees for children who dropped out of school in poverty-stricken areas in Shaanxi Province. While living in Shanghai, the couple visited children living in mountainous regions, where John was deeply touched by what he saw. Since then, the couple have kept offering help to children in need, providing money, books, stationery, clothes and filtering devices for drinking water. They even used the family's fund reserved for vacation to assist the disadvantaged children.
约翰已经记不得两人有多久没有去度假了,每次出发都是走进青海、西藏等地的贫困山区,但他并不觉得遗憾:“看到村民们黝黑的脸上洋溢出灿烂的笑容,那种愉悦跟欣赏美景是一样的,很有意义。”
3
支教,会弹吉他会踢球的“洋”教师
约翰是一位仪器仪表工程师,在他抽屉里那一堆资格证书中,有两张最与众不同。2013年,约翰还没有退休,一年中有半年时间在海外工作,在一次休假的时候,他听说苏州还有一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没有能力聘请外教,便有了支教的念头。他没有直接去找学校,而是先去参加北京外国专家局的培训,拿着TEFL国际教师资格证才来跟同学们见面。约翰喜欢弹吉他,他琢磨出一套在音乐中教英语的方法,深得同学们喜欢。
10月11日,约翰在木渎外来人员子女中心小学教孩子们踢足球
后来,他又发现还有些学校也没有足球课,2016年他两次飞往英国,去足球俱乐部培训并考取了FIFA教练证书。新学期开始,约翰成为木渎外来人员子女中心小学的足球教练。他说:“这些证件是对学校和同学们的尊重,他们不是被随意对待的,我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是值得的。”
4
点到面,同行者的队伍在壮大
那些资助过的孩子们一批批长大了,他们大都成为志愿者,跟派对上的这些铁杆粉丝们一样为爱付出,约翰感慨万分。
最初的慈善之路,夫妻俩想得很简单,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尽可能多的人,是很纯粹的个人行为。慢慢地,周围的朋友们开始加入,朋友的朋友也伸出援手,曾经受到帮助的也想出份力,“一棵树推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带动另一个灵魂”,在公益慈善这条路上,同行的人越来越多。
2015年汤崇雁注册了苏州工业园区汤妈妈公益慈善中心。三年来,募捐、策划、安全教育、义卖、徒步走等等,约翰夫妻俩越来越忙碌,他们的付出也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同,2017年汤崇雁被评为“江苏最美人物”,约翰始终是那个全力支持她的坚强后盾。
约翰对新华日报国际传播部记者&Now君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变化很大,尤其是在对待公益的态度上。二十年前,只有很少一部分人知道慈善是干什么的,现在,很多公司、个人、学校都想参与慈善,数量在快速增长。慈善事业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同,慈善意识得到普及。”
John told JiangsuNow that great changes have happened in China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especially in the attitude towards public welfare. Twenty years ago, only a small number of people knew about charity, but now the number is growing rapidly as many companies, individuals and schools also get involved. It’s clear that the public has a better awareness and recognition of philanthropic activities.
他说:“江苏公益慈善已经深入人心,很多人通过各种方式帮助他人。”
约翰给江苏送祝福
从2009年第一次来苏州旅行,这对夫妇就爱上了这座城市。在这里生活了九年,公益的脚步遍及苏州的每个角落,约翰觉得还是看不够,他计划在接下来的日子更深入地探索了解苏州这座城市。“我们一家都不愿意离开苏州,以后我就在这里养老了”,他笑着说。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