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五子女判刑,恐怕也改变不了部分农村老人的命运|荔枝时评

2018年10月17日 13:46:19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文/张丰

  (作者张丰,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资深媒体人,专栏作家;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手机客户端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张顺安的老房子

  20175月,四川平武县80岁的老人张顺安被发现死在家中,五个儿女都不在身边。最近,四川平武县人民法院开庭审理这桩遗弃案,老人的四女一子都被判刑。平武县政府还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刻成光碟,让全县乡镇组织大家观看。

  政府一片苦心可以理解。在平武,像张顺安这样独居的老人还有很多。子女或者外出打工,或者搬出去住,在山区,即便是“邻村”,来往也并不便利。让大家看看光盘,总能起到一些提醒和警告的作用。

  这起遗弃案在法律上的争议并不大。张顺安生前的最后几年,子女都没去看过他。村干部组成了一个小组,轮流去给他打水,这种探望,也可以作为子女不作为的证据。在去世前的几个月,张顺安就曾经到法院去起诉自己子女,基层法官多次联系张顺安的子女,希望能够在庭外解决,但是这种努力并没有效果。最终,法院做出判决,也是顺理成章。

  这件事的争议,其实是在道德领域。张顺安的老伴说,张顺安对子女并不好,经常打骂他们,连自己也被赶出家门。邻居也能作证,张顺安过去并不是“好人”,经常打骂妻子。他曾经劳改8年,在此期间子女们长大了,而他回来后性情也变得乖张。

  法官的核心依据是两点:首先,从法律上看,此案处理的是最近10年子女对张顺安的“遗弃行为”,遗弃在事实上也是明确的。第二,张顺安毕竟把孩子养大了,孩子们对他不能不管不问。

  张顺安的境遇,某种程度上是中国农村老人状况的缩影。子女与父母分离的局面,其实相当常见。很多农村家庭到外地打工,甚至在城市成家立业。即便是在农村,子女长大后也会早早与父母分家,另外居住。即便同住在一个村里,10分钟的路程,大多数农村子女也不会每天到父母屋里去探视。城市也是一样,只不过通讯的发达,可以提供另外一种联系罢了。

  这是相当无奈的事,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国过去几十年发展的一个结果。如今在世界观上,年轻的一代普遍认为自己是正确的,老年人不再拥有话语权。老年人与其说被子女遗弃,还不如说首先被时代进步的洪流遗弃。几十年前,父亲的权威是组织劳动生产的关键,而在今天,一个人在城市打工一个月的收入,就相当于在老家种地一年。老年人不再有能够决定子女生活的财产,也就逐渐丧失了对子女的吸引力。

  张顺安是一个倔强的老头,他把子女赶出家门后,开始感到的是“自由”,但是随着自己年迈,又要子女在身前照顾。“不管父母如何,生命的最后几年,子女都要在身边照顾”,这种传统的孝的观念,如今已经支离破碎了。大多数老人已经不敢有这样的祈求,到老年,能够有一个温饱,偶尔见一下子女也就能满足了。

  农村的养老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没有城市相对健全的公共养老机构,但是子女又和城市人一样分离出去了(这种分离可能比城市更严重)。媒体就张顺安被遗弃写的长篇报道,反映了这样一种诉求:在农村,只要一个人死的时候,不是孤身一人,只要能够掌握他离开世界的准确时间(最好子女亲自掌握),就算是比较体面的死亡了。

  根本的解决之道,在于要在农村培育一些“公共服务”,来代替已经分离而又注定不会回归的子女。张顺安最后几年,村干部轮流前去探视,这个“探视”就是简单的打水送面,“看一下他是否还活着”。这是不够的,但是却也提供了新思路,这就是公共服务,政府应该想办法促进农村领域公共性的发生和发育。这很“奢侈”,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除此之外,并没有其他办法。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