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重阳】重阳孝老须理清“三种关系”

2018年10月16日 10:53:37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特约评论员/艾佩韦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和往年相同的是,孝老敬老依然是重阳节不变的主题。而与往年不同的是,《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第五集《报得三春晖》的播出,让广大民众对孝文化有了更深入、更鲜活的理解。在重阳节来临之际,孝老敬老当从学深悟透“平语”开始,理清传承与创新、节时与平时、小孝与大孝等三种关系,让孝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传承与创新。“百善孝为先”,孝老爱亲、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也已成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百代相传的核心价值观。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孝文化不可能一成不变,这就必须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一方面,要传承孝文化中孝老敬老的核心价值观,使之成为新时代的精神坐标;另一方面,也要适时创新,去其糟粕,剔除孝文化中类似“埋儿奉母”的愚孝等。“新二十四孝”行动标准就是孝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结果。重阳节孝老敬老,不妨以“新二十四孝”为行动准则,对标落实,在传承和创新中让父母感受到子女的孝与爱。

  节时与平时。在重阳节里,重温孝文化,共行孝老敬老之举,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是节日的特点,本也无可厚非的。但若节时是“狂欢”,纷纷在朋友圈等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平时却“爆冷”,不见孝老敬老行动,那么重阳节就会失去原本的意义。“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节日存在的意义,就是要让孝文化得以传承,并转化为民众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孝老敬老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不仅要重节时,更要重平时。要做行动上的“巨人”,将孝老敬老的行动落到实处。不用“惊天动地”,只需“细水长流”,或是一通问候的电话、或是一顿团聚的晚餐、或是一次短暂的探望,只要时时做、处处做,用心做,老人同样会感受到温暖和幸福。

  小孝与大孝。“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早在战国时期,孟子就已经意识到了,尊老敬老不仅仅只是每个人自己家庭的事,它还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社会大家庭当中的每一个人。为人子当尽孝,在家里尽孝,那是小孝、小爱。而对他人的关爱,为天下苍生谋福利,则是大孝、大爱。推己及人,孝老敬老,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和长辈,也要主动帮助身边的老人,让孝老敬老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此外,广大党员干部应将孝老敬老升华为“为天下苍生谋幸福”的大孝,坚守初心,牢记使命,立足岗位服务老人,在执政中把养老、孝老、敬老的具体措施落到实处,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美好目标不懈奋斗。

  岁月勿勿,人生易老。孝老敬老,就是善待未来的自己。心怀“寸草心”,落实孝之行,孝敬自己的父母、帮助身边的老人,服务全社会的老人,个人的小家一定会更加温馨幸福,国家这个“大家”也一定会更加和谐美好。(艾佩韦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