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平语”中汲取为民力量

2018年10月09日 15:25:56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特约评论员/艾佩韦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央视《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一经播出,引起了巨大反响。首期聚焦“为民”主题,以习近平总书记引用郑板桥诗句为切入点,阐释其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实践。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而文化自信又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密切关联。习近平总书记经常引用一些中国经史典籍当中的华章佳句,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起来,让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这既是治国理政的大智慧,也为民利民的高要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广大党员干部当对标学习,从“平语”中汲取为民力量,在实践中惠民利民。

  涵养“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初心。什么是为民?为民是清代郑板桥对解决灾民吃饭问题的忧心,“无论哪一枝哪一叶,都关乎着我的感情”;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老百姓冷暖的关心,“我要做一些为老百姓办好事的工作”;是梁家河百姓的暖心,“再糙的饭他都咽得下,再穷的人他都看得起,一直都没变。”广大党员干部要读懂“一枝一叶总关情”背后的爱民之情,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这句话的为民之心,在与百姓交流中增进感情、在体察百姓疾苦中淬炼担当,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涵养为民初心、坚守为民初心。

  厚植“政之所兴在顺民心”的为民情怀。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中国共产党党员从五十多人成长壮大成八千多万人,依靠的正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今天中国共产党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党,但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唯有厚植为民情怀,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心连心,才能行稳致远,带领人民实现伟大梦想。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政之所兴在顺民心”,对标习近平总书记“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的要求,以焦裕禄等先进典型为标杆,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检验一切工作得失成败的最高标准。

  办好“利民之事,丝发必兴”的为民实事。有利于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危害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总之,百姓之事无小事。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问题导向,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多做利民之事:要着力解决贫困问题,真扶贫、扶真贫,确保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一个不掉队;要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守护好蓝天白云,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要深入开展扫黑除恶,清除群众身边的黑恶势力,营造和谐平安的生活环境,等等。只要人民有所呼、有所求、有所愿,干部就当有所为、积极为、认真为,确保百姓真满意、真幸福。

  “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依靠人民,我们创造了中国奇迹、找到了中国道路。走进新时代,创造新辉煌,党员干部更需从“平语”中汲取为民力量,确保为民初心不移、为民情怀不弱、为民行动不减。艾佩韦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