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竹”走了,但它带来的垃圾“复仇”怎么办|荔枝时评

2018年09月19日 10:14:46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张田勘

  (作者张田勘,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学者,媒体人;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手机客户端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台风“山竹”卫星云图

  台风“山竹”肆虐南方沿海城市后,留下大量垃圾和树木残枝。仅广州市917日就出动47000余名环卫工,清扫“山竹”带来的垃圾共有5890多吨。与广州毗邻的香港仅一个杏花邨和周围设施填海建成的区域,也清出了数十吨垃圾,其中大量的垃圾是塑料,形成一片白茫茫大地,不是干净,而是太脏!

  这些白色物质都是从海洋反冲回陆地的垃圾,大多都是塑胶宝特瓶、保丽龙盒等难以分解的各种塑料制品。醒过神来的网友感慨,人类曾经倾泻到海洋里的垃圾,现在海洋又还回来了,真是来而不往非礼也!有因必有果,大自然来清算我们人类过去造成的环境污染了。

  “山竹”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损失,有人预感“山竹”恐将遭到极刑——除名,因为这是世界减灾防灾和气象学界的一种常规动作。台风的命名来自亚太14个国家和地区提供的140个备用名,造成严重灾害的台风,各台风委员会成员都可以申请将该名字从命名表中删除。历史上曾给中国造成重大损失的2005年第19号台风“龙王”、2013年第30号台风“海燕”、2016年第14号台风“莫兰蒂”,都因为破坏力巨大,都已被正式除名。

  迄今,被除名的台风已有36个。除名造成巨大灾害的风暴可以让人们忘却它们带来的痛苦,这也是心理学上的避免伤痛的简单做法。但是,即便换了无数次名称,也不可能去除台风返还给人类的垃圾,因为这些垃圾的始作俑者是人类。尤其是塑料垃圾,需要几百年几千年才能降解。

  联合国环境署统计,海洋垃圾80%来自于陆地,20%可能是渔业或者轮船泄露。在海洋垃圾中,又有60%-90%是塑料垃圾,包括可见塑料、微塑料和纳米塑料等。在一些地区的海洋中,塑料垃圾比例可达90%-95%目前全球有超过5亿件、至少25万吨的塑料浮在海洋中外,还有大量的是人们肉眼难见的微塑料和看不见的纳米塑料污染。

  微塑料是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和颗粒,其范围包括粒径从几微米到几毫米、形状多样的非均匀塑料颗粒混合体,海洋中的微塑料也被形象地称为海中的PM2.5现在,全球的海洋,包括南极的深海中都发现了微塑料,但是近岸海水是海洋微塑料最为集中分布的区域,约有70%的塑料污染物最终都会沉入海底,剩下的则悬浮在海水中。海洋中每年微塑料的污染面积平均增长8万平方千米。

  由于海水中含有大量的垃圾、塑料和微塑料,海洋生物会接触、利用、携带和吃下这些塑料品和微塑料颗粒,尤其是鱼类。通过食物链,人类也会在吃鱼的时候吞下微塑料。“山竹”返还给人类大量的垃圾,但食物链会返还给人类更多的微塑料,并且直接进入体内。已经有大量研究表明微塑料对鱼类内脏和心血管有害,至于对人类是否有害,世界卫生组织尚无定论,只是在鼓励相关研究。

  然而,即便现在还没有微塑料对人有害的确切结论,防止微塑料、塑料以及其他垃圾反过来伤害人类也已刻不容缓,而且也有多种做法。例如,可以减少塑料制品的生产和使用。20183月初,英国女王下令禁止在王室内使用任何塑料制品,英国白金汉宫同时宣布了新的垃圾处理计划,向公众示范降低塑料垃圾污染的决心。

  随后,加拿大温哥华市政府通过了一项法案,从201961日起禁止使用泡沫塑料的杯子、饭盒,以及塑料吸管,因此温哥华将是全球第一个完全禁止塑料产品、塑料吸管产品的城市,无疑会为全球环保树立一个标杆。

  还有一种做法是,依靠技术创新,研发可降解塑料或塑料的替代品。我国和智利一家公司合作研发的一种水溶性购物塑料袋就是可降解产品,溶于水后变成乳白色液体,降解只需5分钟,并且对人体无害。

  从疏和堵两方面入手,海洋塑料垃圾将有望减少,也不会在一场风暴之后就将塑料或其他垃圾返给人类,更有可能减少经食物链的循环进入人体的塑料污染物,无论是微塑料还是纳米塑料。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