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青
(作者马青,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南京广播电视集团首席主持人;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客户端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整个周末都被一家三口在瑞典旅游时的遭遇刷屏了。此事一经媒体报道,立刻群情激愤,很多人指责瑞典警察粗暴执法,种族歧视等等。因为一开始的报道是这样的:
曾先生及父母凌晨抵达当地预定酒店,下午两点入住,当时是凌晨,于是要求酒店让他们付费在大厅沙发上休息,酒店不同意,态度恶劣还报了警,警方到来后,不听曾先生的解释,也不管曾先生父母身体不好,依然将一家三口“拖出酒店,扔在地上”,最后被带到了“几十公里以外郊外的一座坟场”。
看到这样的叙述,的确很容易让人愤怒。
但是很快,就从不同渠道披露出了更多事情的细节,有人甚至认为出现了“反转”。第一,所谓“几十公里以外的一座坟场”是夸大了,实际他们下车的地点是距离市中心五六公里的一处教堂花园,这里有地铁站,也有可以接待收容的教堂,并非荒郊野岭。这是欧洲跟我们不一样的地方,我们的墓园一般都离市区很远,的确大半夜的很荒凉,但是欧洲基本上教堂后面就是墓地,所以,说他们被扔在了“几十公里外的坟场”,是一种夸张性描述。第二,从后来流出来的现场视频中,可以看到警察抬他们出酒店,也可以看到曾先生母亲躺在地上呼天抢地的喊叫,甚至可以看到曾先生故意假摔的样子。这种行为,即使发生在中国大街上,也会让人侧目。这种形象,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前几天被网友痛斥的高铁霸座男。
新闻报道有一个平衡性原则。美国著名的新闻学者(梅尔文·门彻)Melvin Mencher在其著作《新闻报道与写作》中指出:“平衡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要素之一”,“新闻报道必须平衡而公正,须把矛盾中的方方面面都呈现出来”;对平衡所作的界定是:“尽可能给每一方,尤其是受到指证的一方说话的机会。”当我们报道的是有冲突矛盾的事件时,站在不同立场的人不管有意还是无意,都会只提供对自己有利的素材。那么,记者就需要甄别,需要求证,需要评判。媒体对于事件一方的描述,不假思索全盘接受,这就出了问题。
在后续的报道中,媒体继续采访了当事者曾先生,他又补充了两个细节。一是,本应2日入住,他们1日凌晨到达。二是,曾先生说,前台工作人员允许他们暂时坐在大堂,将父母安排在酒店大堂靠里的座位后,曾先生外出寻找周围是否有酒店可以入住,此时,他在路上遇到一位同样没有找到酒店的中国女留学生。由于深夜室外气温仅有9度,加之附近有难民和醉汉不太安全,曾先生就带着她一起回到旅店暂时取暖。“这时旅店工作人员的态度突然变得恶劣”,要求这位中国留学生“必须离开”,接着要求曾先生一家也离开。
这两个细节都和最初的报道有出入。1日凌晨到2日下午两点,中间隔了三十六个小时还多,这就不是等“几小时”就可以入住的事了,另外,最初酒店是允许他们坐在大堂的,而后来曾先生又带了一个陌生人回来,工作人员才要求他们离开。我们不确定曾先生的话是否准确,但至少已经说明,当事者的叙述本身都出现了前后不一致的问题,至少是有所隐瞒的。这就更加让人觉得,最初的报道十分不谨慎。
媒体在只有一家之言的时候,可不可以报道呢?可以,但这是有前提的。第一,真的尽力调查过,但是相关的另几方实在采访不到,或避而不谈,并且要在报道里说明为什么缺失另几方的说法。第二,报道时有距离感和分寸感,避免当事方有所隐瞒,客观报道变成替一方站台。
现在的舆论反转或舆情激荡,往往不是因为新闻事件全真全假的翻转,而是半真半假,似有还无,是那种真相隐藏在细节里的翻转。新闻的几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都对,但是,原因和过程却出现偏颇。而人们对一件事的是非判断恰恰靠的是细节。这也是我们最应该警惕的,“九句真话一句假话”式的信息,最容易模糊事实。
2015年也有过一次类似的新闻反转剧。当时,先是有中国网友发布微博称,一名中国老人在日本碰瓷讹人10万日元,还说当地居委会机构发了“通告”,提醒大家当心“碰瓷”讹诈。凤凰卫视记者报道证实说此事是真的。但随后事情出现大反转,当事老人所在的旅行团领队刘女士否认了老人在日本“碰瓷”一事,京都祇园町南侧地区协议会就此事致歉,并将处理相关人士。游客被撞倒是真的,赔偿是真的,当地民间机构发了个通告也是真的,但是核心部分“碰瓷”是假的——这就是一起交通事故。核实一件事不能只采访一方,这是基本专业素养。
当然,瑞典方面迟迟不回应也是造成此事发酵的一个原因。这也再次提醒我们,发生了冲突,要站出来讲清楚,该什么责任别回避。
最后说一句,公民无论在海外遇到了什么,向使领馆求助是正常的,使领馆作为国民的坚强后盾,站出来保护本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也是职责所在,无可厚非。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