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之后,我们的互联网数据还会怎样反噬我们?|荔枝时评

2018年08月27日 14:14:48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土土绒

  (作者土土绒,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手机客户端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温州乐清女孩乘顺风车遇害后,滴滴再次下线了顺风车业务。上一次是在今年5月,21岁的空姐在郑州搭乘顺风车后遇害,滴滴曾短暂下线顺风车业务。而这一次,“重新评估业务模式和产品逻辑”之后,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恢复上线,还未可知。

  对于顺风车这项业务,滴滴是寄予厚望的。因为相对于快车、专车来说,顺风车才是真正具有“共享”属性的经济模式。滴滴顺风车总经理黄洁莉曾说:“(顺风车)这个行业几乎看不到天花板。”

  而在顺风车诞生伊始,滴滴就有意无意地给它赋予了某些社交属性。比如车主和乘客之间的“互评”模式,即行程结束之后,不但乘客可以评价车主,车主也可以评价乘客。滴滴一度将这个模式视为业务亮点,宣称会根据评价标签进一步为用户匹配相似的同路人,乘客和车主都将有机会结识更多志趣相投的朋友。

  直到今年5月的郑州空姐遇害案。这时人们才发现,车主对乘客的评价中,竟然有许多是“穿丝袜的美少女”“声音很甜美”“安静的美少女”之类的标签;并且在顺风车主接单时,这些都是可以看到的。这种模式确实很“社交”,但同时也很危险,因为实际上相当于,这些信息通过滴滴收集、聚合起来,然后未经乘客同意就展示给利益相关方了。

  如果在你上车之前,司机就知道你是“氧气美女”了会怎样?今年5月的空姐遇害案后,滴滴下线了司乘互评功能,并宣布将隐藏乘客个人信息及头像,改用虚拟头像。但是,顺风车的“社交”野心并没有下线。多名顺风车司机向记者证实,之后滴滴又重新将乘客个人信息从默认隐藏改为了默认公开。

  的确,社交是最强大的流量入口,也是最强力的用户“粘着剂”。几乎没有哪个互联网平台能抵御这种“诱惑”。今年6月,旅行工具类APP“航旅纵横”被发现,其新上线的“虚拟客舱”功能,可以看到同机乘客的选座信息和个人主页,还能互相聊天,乘客的个人主页默认为“允许他人查看”状态。这一功能的曝光在网上引发了一片反感。国企背景的工具类APP尚且如此“渴望”社交,其它平台就更可以想象了。

  但是,社交的基础是用户的个人数据,并且,越是隐私的数据约有利于社交。数据来源于哪里?百度董事长兼 CEO 李彦宏曾在一次高级别的论坛中说:“中国人更加开放,对隐私问题没有那么敏感,很多情况下,他们愿意用隐私交换便利性……那我们就可以用数据做一些事情。”事实证明,互联网大鳄们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但是,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明明是自己的数据,却似乎越来越“不听话”,越来越不像“自己的”了。我们不知道这些涉及隐私的数据(去了哪儿、买了什么、兴趣偏好等),都被哪些软件悄悄记录下来,更不知道会被用在哪里。这些数据精确地描绘出了一个个“用户画像”,被商家用来“精准营销”,而我们还以为只是碰巧遇到了自己想买的东西。人们“裸奔”在互联网的世界,却对此毫无办法,甚至一无所知。

  商家牟利,这本来无可厚非。但在互联网时代,数据信息的无比重要性使之与“利益”紧紧捆绑在一起。可以说,数据本身就是财富,而财富必然建立在数据的基础上。因此,“大数据”迅速在互联网时代成为了显学。

  但另一方面,数据来源于每一个个体,本质上是个人的隐私。不加约束的使用,必然会带来问题,前两年轰动一时的“徐玉玉案”“李文星案”,无不是如此。今年发生的两起滴滴顺风车强奸杀人案,同样与此有关。但讽刺的是,当被害者的朋友和警方向滴滴要求车主的信息时,滴滴却为了保护车主的隐私而再三推托。

  一不小心,我们发现自己的数据“出卖”了我们;而当我们需要数据的帮助时,它们却被保护起来了。并不是说滴滴保护车主隐私的说法毫无道理,但是,互联网上的个人数据到底该怎样被收集,如何被使用,受到怎样的监管,是该认真讨论,并形成制度和共识了。否则,所谓的“大数据时代”就永远是他们的——具有数据收集能力的平台——而每一个普通人,就如同待宰的羔羊,只能在虚拟的世界里一次次地被出卖了。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