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粮票见证时代变迁

2018年08月22日 16:26:39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今天的年轻人可能没见过粮票,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们国家存在过一个特殊的“票证时代”。江敏,扬州市粮食局办公室原副主任,退休返聘的他最近正忙着筹备扬州粮食文化馆。小小粮票如何见证时代变迁?一起来听关于粮票的故事……

  记者见到江敏的时候,他正在办公桌前整理多方收集来的各式粮票。这一张张略显陈旧的粮票,记录了曾经的“票证时代”,也映衬了改革开放40年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

  你看,这个就是扬州的定额粮券,一斤、五斤,七九年的、八二年的,这些都是发出的、流通的……”

  上世纪70年代末还处于计划经济时代,粮食部门每月会根据居民家庭人口和工种定额发放粮票。在江敏的印象里,刚工作那会吃饱饭就是一种奢望。

  “他是按照户籍人口来的,你家有几个户籍人口,并且根据你家户籍人口所从事的工作进行发放粮票,普通标准学生是28.5斤,工人是工种不一样,他基本上发的是32斤,如果是重点工,钢铁工人,这部分由他当时所在单位发放工种粮。不够吃的,远远不够吃。因为那个时间没有任何油水,就是靠吃饭。”

  1983年开始,扬州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供给也得到了颠覆性扭转,粮食产量节节攀升。逐渐地,人们对食品多样化的需求也在增加,副食品供应变得丰富起来。

  “1985年以后已经实行了综合经营,它已经开始卖副食品了,卖刚脐子,面条,面包,它的产品供应丰富了,丰富了以后,选择性也增加了。”

  到了1993年,随着粮食市场的成熟,粮票逐渐退出了市场,老百姓从此告别了票证所代表的物质匮乏时代,国家也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如今的江敏退而不休,他准备将这些带着尘封记忆的粮票陈列到正在筹建的粮食文化馆中,让更多人透过粮食回望时代发展历程。

  “让老百姓知道这些粮食是从哪里来的,增长节粮爱粮的意识,从粮食这个点,能够了解到我们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发展变化,看粮食也是看我们国家社会的发展进步。”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  记者/季海波、徐浩  编辑/向莲君)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