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榕资本张震:黄峥洞察人性,拼多多不止是“拼”

2018年07月26日 23:38:27 | 来源:新浪科技综合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在拼多多上市之际,36氪独家专访了高榕资本的创始合伙人张震。

  高榕资本早在2015年,就领投了拼多多的A轮,IDG资本跟投;2016年7月,B轮继续由高榕资本领投,新天域资本、腾讯产业共赢基金、光速资本、凯辉基金等跟投;之后,高榕资本继续参与了C轮和D轮的投资。

  在拼多多上市之际,36氪独家专访了高榕资本的创始合伙人张震。

  36氪:作为A轮就投了拼多多的早期投资人,您怎么评价拼多多创始人黄峥?

  张震:黄峥是一个特别有远见的人,他能深刻的洞察人性,从而敏锐的捕捉到市场机会。同时,他可以看到差异化的打法,并且能够把这种打法快速落地实施。

  我认为他是一个成熟创业者。关于成熟创业者的品质,可能主要有两点:

  第一就是他要很 Sharp。 Sharp 跟聪明不一样,聪明只是一种学习能力,而 Sharp 是一种出色的判断力,是能够透过纷繁的表象数据,一针见血地看到里面最核心本质的能力。

  第二点是他的执行力。今天在任何一个领域创业,只要有一家起来,就会有无数个竞争对手杀进来。也就是说,商业模式在今天不等于商业机密。特别是与互联网相关的东西,很多都是透明的。因此如何能够杀出重围,我觉得是对团队执行力的巨大考验。

  36氪:最早投拼多多是怎样的契机?

  张震:最早是公司的天使投资人向我们推荐的这个项目。我们当时围绕着线上Costco的模型在系统的研究潜在投资机会,并与国内几乎所有相关类型的公司都见了面。在我们与黄峥交流时,发现他的想法不仅仅是局限于美国的这个模式,而是更多结合了中国国情做的独立思考。这给了我们非常深刻的印象。

  在那之前,我与黄峥也互相认识了有近十年的时间。所以我们对黄峥在此前的成长和经历都比较了解。他的这次创业是与团队一起把过去做电商公司和游戏公司创业过程中好的经验和最新的理解结合在一起,厚积薄发的尝试。

  36氪:高榕资本4次入股拼多多,为什么这么坚定?

  张震:首先是黄峥和拼多多团队的远见和执行力。我们也谈到了,在这次创业之前,拼多多团队已经有过几次成功的创业经历。第二,拼多多的模式创新让平台在电商红海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第三,拼多多团队“本分”的价值观。

  36氪:谈到电商红海,本来几年前大家都觉得电商史书已无后续,您觉得拼多多抓到了什么独特机会?

  张震:我们总结了一些底层的变量。首先,通过手机在各种场景下进行消费已经成为中国消费者广泛的消费行为。对于线上消费而言,这一点更为突出。第二,移动支付的普及以及遍布全国的物流基础设施让手机消费这件事越来越便捷。第三,广大非一二线城市的居民在可支配收入上有所提升,他们对于品质更优、标准更清晰的产品和服务需求越来越大,这些地方的消费者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已经无法忽视。第四,中国广大的小微企业期待能够与大量的消费者建立直接连接,以去掉更多的中间环节,实现降本增效。

  拼多多不是一个传统的公司,我很同意公司在向投资人的公开信中的这个说法。可能也正是它的这种“非传统性”,让拼多多把握住了底层的变量,把这些变量转化成了之前三年公司发展的驱动力,也因此建立了它的中国“新电商”形态。

  36氪:零售渠道所能提供的价值会落在“多快好省”象限的某个位置上。拼多多其实也面临一些争议,您怎么看拼多多究竟价值几何?

  张震:拼多多首先给消费者带来了高性价比的消费场景。在提供消费普惠机会的时候,拼多多在事实上提升了一部分国民的消费福利。

  从社会价值的角度看,大量小微型商品制造与品牌代工厂分布于中国各个产业带上,但长期以来只能获得微薄的利润,对宏观经济波动、产业政策变化的反应弹性不足。在2008年由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风暴中,伴随着全球经济的放缓,大量技术水平、产线水平很高的中国工厂都由于客户网络的单一、资金实力的不足而处于极端被动的境地。这些工厂对如何建立起大量、稳定的销售线索长期求而不得。拼多多的“拼”通过前端消费者需求聚合,让高水平的工厂得到大量的动态销售线索,与消费者建立直接的动态连接。这种连接的结果是,“定制化的大量生产+压缩中间环节的供应链”。压缩供应链的中间环节可以让更多的利润留存于工厂,而定制化的大量生产在加深工厂商品的库存深度、提升制造水平的同时,还让这些工厂从代工厂转型升级为新的品牌成为可能。随着工厂抗波动能力与利润水平的提升,工厂所在地的就业也会得到保障与扩大。整体来看,中国产业集群的供给侧改革也在因此而获得推动。

  除了能够为工厂带来转型机遇,推动中国产业集群的供给侧改革,拼多多也在为中国农业的产业升级贡献力量。中国农业有着小规模、差异大、离散化生产的特点,国外农产品工业化的生产流通模式很难在中国走通。拼多多的“拼”是一种多对多的匹配模式。通过“拼”的方式,平台按照季节、产地、品种等维度把一块块果园、一处处农田与城市里一座座小区、一个个社群中的消费者实现连接,从平台上快速聚合的前端消费者需求被直接反馈到产地,把农业供给成批次的与之匹配,从而打开中国农产品大规模上行的通道。农产品规模化上行问题的解决给中国农业的弯道超车带来了机会。2017年,拼多多共扶持了730个国家级贫困县的4.8万个商家。

  36氪:既然您谈到拼多多为消费者提供了“高性价比消费”,该如何理解“消费升级”和“高性价比”?

  张震:在消费领域,大家通常比较喜欢讨论“消费升级”,但我们更认可的是“消费普惠”。消费普惠在于消费分级与消费公平,是一个在特定空间里长期与短期交织在一起的震荡过程。

  比起“消费升级”,“消费普惠”可能是一个更符合客观事实的说法。消费领域是一个在特定时空中不断震荡的领域,几十年前在其他地方出现的业态和消费趋势可能会在另一个地方以稍微不同的面貌再次出现。电商的历史虽然不长,但仍然属于具有连续震荡属性的消费领域。

  实际上,拼多多也正是在消费普惠的逻辑上提升了部分国民的整体消费福利。这是我们所理解的“高性价比”。

  36氪:拼多多说自己是Costco和迪士尼的结合体,这究竟应该如何理解?

  张震:准确的说法,拼多多在致投资人公开信中提到,“它将是一个由分布式智能代理网络(而非时下流行的集中式超级大脑型AI系统)驱动的‘Costco’和‘迪士尼’(即集高性价比产品和娱乐为一体)的结合体”。作为“新电商”,拼多多给消费者带来的也是一个物质和精神消费相结合的场景。

  沿着“新电商”的脉络,我们能够对拼多多的“非传统性”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通过“拼”,拼多多把移动购物从单纯的消费行为转换成了动态的社交体验。抽象出来看,“拼”创造出来的实际上是一种全新的用户场景,这是一个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相结合的场景。我们谈到了“消费普惠”,这是一个在特定空间里长期与短期交织在一起的震荡过程,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消费。

  我们也观察到,越来越多的消费领域公司都在创造着新的场景,以不同的速度向着物质与精神消费普惠的方向靠拢。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加载中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