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串》:走,撸串去!|荔枝娱评

2018年07月22日 09:48:16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文/话剧人

  (作者话剧人,“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青年文化评论人;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手机客户端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没了烟火气,人生就是一场孤独的旅程。” 烧烤美食纪录片《人生一串》开宗明义。最近,这部纯粹拿烧烤来说事儿的纪录片,在B站大热,豆瓣上的评分也高达8.9。

  中国的美食文化博大精深,而中国人也尤其讲究吃,很多人爱吃、能吃、会吃。近年来涌现出不少美食纪录片,不过专门拍摄烧烤的倒还没有。《人生一串》制作组特别聪明,他们在茫茫“红海”里找到了一片“蓝海”,一个专题6集都用来讲烤串。

  摄制组从32个省近500家店中筛选了30多家进行拍摄,素材丰富,为我们详细梳理了围绕烧烤的方方面面问题:除了烤,还有哪些做法?都有哪些食材?全国各地都有哪些特色烧烤?

  诚如有网友评论的,“对美食最大的肯定无疑就是那操着不同口音说出的‘好吃!’二字”,一部好的美食纪录片,也应该是让全国各地的观众觉得“好吃”,并对着屏幕流口水。《人生一串》做到了。

  牛肉小串上撒上一把干辣椒,五脏六腑也跟着燃起来;秘制调料包裹下的烤全羊外酥里嫩;生蚝味美多汁肥嫩爽滑;还有暗黑的烤蚕蛹、烤猪眼,一口咬下去咯嘣爆浆……

  《人生一串》的镜头特别简单直接,它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而是直接对准美食。一块块肉串起来,一炉炉炭火烤起来,烟雾缭绕,热气腾腾,色泽鲜亮,即便在屏幕前,都可以感到扑鼻的香气

  《人生一串》全神贯注地拍美食:四川西昌的带皮烤凉山小猪肉,辽宁锦州的干豆腐卷,山东烟台的烤海肠,湖南岳阳的烤牛油;有烤肉,有烤素菜,有暗黑系烧烤,还有各种筋头巴脑。“国内首档呈现国人烧烤情结的专题片”的称呼,名副其实。

  近年来的一些美食纪录片之所以口碑不佳,就在于它们搞错了重点,美食不过是引子,不过是起兴,它们想重点呈现的是,赋予食物的种种意义。

  主创团队似乎无意于告诉观众,一道美食所需的素材是什么,具体该怎么烹饪,它最后的味道是什么样的,甚至有时“停留在食物上的单个镜头都不超过2秒”,他们想要的是借助食物,讲述食物背后一个个催人泪下的故事。可没了食物,也就没有了“魂”。相较之下,《人生一串》的“制作风格就像一位粗粝坦荡的好厨子”,它成了美食纪录片该怎么拍的优秀示范。

  当然,食物从来不只是食物本身,食物背后总有人,有故事,有文化。《人生一串》虽着力刻画食物,但并非意味着它刻意排斥食物背后的故事,只是它努力做到了不煽情、不刻奇、不喧宾夺主。

  《人生一串》的导演说,他想把镜头聚焦于市井美食、人生百态和草根英雄。很多观众一开始只是接受味蕾的诱惑,可一不留神就发现,走肾走着走着,就走了心。老板和食客那些日常细节,也被镜头记录下来,观众不经意就体悟了酸甜苦辣的人生况味。

  只有在凌晨三点忙碌过后,小二哥才能与经营着分店的小二嫂再次相见,聊聊天,拌拌嘴。曾经的烧烤大师马思,已经过上了看孙子的生活,光荣退出了烧烤界。军哥皮肤黝黑,他对着镜头打趣着自问自答:“老妹儿,你知道我为什么这么黑吗?——因为我不想白活一辈子。”还有颇让人动容的,徐州老王被问起为什么干这行时,他悠悠讲起了18年前的一件事儿。有一年快过春节了,几个大姐吃了很长时间,最后只剩她们一桌。眼看快天亮了,老王实在熬不住,过去说:“大姐啊,天亮了,该回家啦。”谁知大姐对他说了一句:“回什么家呀,这就是我家!”

  难怪网友说,这才是中国的《深夜食堂》。深夜的烧烤摊,不像酒店或餐馆里的饮食那样正式,人们也可以褪去白日里的种种伪装,昏暗的灯光,拥挤的小桌,几个烤串,几瓶啤酒,整个人这才放松下来。

  在烟雾缭绕、声音嘈杂的烧烤摊上,所有的味蕾都被打开,所有的情绪都可以释放,所有的秘密都在被陈述……喜怒哀乐、酸甜苦辣,这就是平凡人的人生,这才是中国的夜晚啊!

  《人生一串》好看的不仅仅是美食,还有美食背后的市井烟火气,和“油滋滋的生命力”。虽然从健康角度看,撸串有害健康,但如果生活让你感到暂时的沮丧时,走,撸串去,夜里的烧烤摊会包容你的所有失意失态。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