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女孩跳楼围观者起哄 鲁迅笔下的看客升级了?

2018年06月25日 17:11:21 | 来源:澎湃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原标题:深观察|女孩跳楼围观者起哄,鲁迅笔下的“看客”升级了?

  6月20日,甘肃庆阳女孩李某奕从8楼跳下,视频显示,有多名围观者在楼下起哄,“跳啊,快跳啊。”有媒体收集到的朋友圈截图证明,围观者不但在现场起哄,还发朋友圈,“终于有人真跳楼了,要跳就跳,果断一些,别给警察找麻烦。”

  尤其让人感到心痛的是,19岁的女孩李某奕,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抑郁症患者,而是与两年前被班主任吴某厚猥亵有关。两年来,这个女孩承受了一个人能够遇到的全部恶毒:被老师猥亵,学校消极处理,心理辅导师的不专业导致的二次伤害,到最后准备结束自己生命的时候,又受到围观群众的嘲笑和攻击。

  很多人把庆阳这次围观起哄事件和鲁迅在《呐喊 自序》中所写的经历相提并论。大家感叹,原来100多年过去了,有些国人还是那么麻木。鲁迅笔下的“看客”,核心观念是“冷漠”。他们不知道革命的意义,也不知道生命的价值,有人被杀,他们只想着去吃人血馒头。

  但是,庆阳这次围观自杀事件,又有所不同。这里的“看客”心理,最重要的已经不是冷漠或者麻木,而是开心和狂欢。他们知道自杀意味着什么,但是他人的死亡,并没有唤醒这些围观者的怜悯之心。这样的自杀场景中,这些“看客”已经从麻木不仁的底层,变成了得意洋洋的“消费者”。所以,我们看到,他们会要求“自杀”更快一些,更干净利索一些,就像他们在商场内进行消费一样。

  鲁迅笔下的“看客”,是被动的,处于完全的无权状态。但是,网络时代的看客,其行为却是主动的,他们有一种掌握权力的幻觉。似乎,他们有一种独特的心理机制,不让自己受到他人苦难的困扰。他们的内心状态是一个谜,或许可以成为心理学家的研究课题:一个人怎么能够如此心安理得地面对他人的苦难?

  这几个庆阳群众的行为,算是一个标志性事件。但是,从根本上来说,庆阳人并不比别的地方更坏更冷漠,发生在庆阳的事情,也可以发生在中国任何一个县城。我并不认为这是中国人“普遍的人性”,但是这也多少反映出社会心理的黑洞,以至于有一小部分人的“生而为人”的底线,出现了大滑坡。

  事实上,在互联网上类似的事情已经比较普遍。收到高利贷侵扰的北京女孩菲妥妥自杀被救,受到很多人质疑;三个90后在QQ群相约自杀,一个遇难女孩的父母进入孩子账号后,发现有网友过来质问,“自杀为什么没成功?”;有人摔死一只狗,网友对其进行人肉、骚扰、威胁,当事人吓得割腕“赔命”……那些狂欢的网友,又何尝有一丝怜悯划过心头呢。

  如果说互联网并没有催生出新的人性来,那么它至少也把一些人性中的恶集中了起来,而面对这种恶意的大集合,面对每个人都只管发泄而不顾后果的舆论环境,内心脆弱者又怎么能扛得过去?虽然,我们还没有证据证明庆阳那些围观者同时也是网络暴力的施行者,但是就已经曝光的朋友圈内容看,他们至少也是类似的人。

  庆阳警方已经采取行动,拘留了几个围观起哄的人员,他们是否加速了女孩的自杀,或者是否影响到消防队员的救援,都需要进一步调查。应该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应该依法认定。而对这起事件反映出的整个社会心态的症候,也需要引起重视。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