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有新担当新作为!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接受长三角党报联访

2018年06月13日 10:01:29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编者按 

  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6月1日,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在沪举行,形成了丰硕成果,吹响了推动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集结号”。下一步如何明确责任、抓紧落实、取得实效,沪苏浙皖党报近日联合采访三省一市党委主要领导。今日刊发访谈第二篇。

  江苏始终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积极倡导者、有力推动者、坚决执行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时段来看:第一个是: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江苏构建起比较雄厚的实体经济,形成了全国规模最大的制造业集群。发展一体化,首先是经济一体化,在夯实一体化的根基上,江苏作出了贡献。第二个是:2003年以来的15年。习近平总书记的倡议和创举,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入加速期。响应总书记的提议,20038月的长三角16个城市市长峰会,发表了以城市联动发展为主题的《南京宣言》。今天,江苏长江两岸形成了比较发达的城市群,为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提供了有力支撑。第三个是:以今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为标志,长三角进入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新时代。这也是江苏发展的重大机遇,我们充满热切期待,要以走在全国前列的高质量发展成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世界经济的发展有两大趋势,一个是经济全球化,一个是区域一体化,而区域一体化本质上是经济全球化的局部投射。在新的起点上推进长三角一体化,一定要有全球视野、全局站位,特别是要做好三个方面的考量:一是如何直面国际竞争、体现国际水平?未来的发展一定是世界性的,竞争也一定是国际化的。我们要在长三角一体化的大舞台上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提升国际竞争力。二是如何跨区域整合发展资源?随着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改善,特别是计算机互联网成为普适性技术,可以高效地大范围调动、集聚、共享资源,为我们跳出地域空间的硬约束,加快长三角一体化创造了更多可能。三是如何研究破解共性难题?长三角地区发展总体较快,遇到矛盾问题也比较早,很多是共性的、紧密关联的,需要大家联起手来,共同研究和探索,为全国发展探路,从而更好肩负起国家赋予长三角地区发展要体现探索性、创新性、引领性的重任。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扬所长,给我们很大启发。如何形成江苏的特色优势,更好地支持长三角发展,是我们要深入思考的问题。这个,既包括现有优势的充分发挥,也包括潜在优势的培育挖掘。

        着眼于现实基础,江苏要扬实体经济之长,加快建设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众所周知,江苏实体经济发达,特别是制造业发展全国领先;区域创新能力较强,研发经费占比达2.7%;人才资源富集,有两院院士100人、研发人员80万人、在校大学生210万人;开放平台多,省以上开发区131家。未来江苏看产业不能只看规模、体量,更要看产业的控制力、竞争力。重点的是要把丰富的产业、科技、人才资源整合起来,把多重资源叠加的优势体现出来,释放出创新驱动发展的强大能量,建设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我们将更加重视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推动产业结构加快迈向中高端,成为能够代表和引领长三角的现代产业制造高地。

  着眼于未来空间,江苏要扬通江达海之长,全面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江苏平原辽阔,通江达海,但过去长江以北地区滞后于高铁时代,交通成为发展之短。现在,沿江高铁、跨江通道、省际铁路在兄弟省市大力支持下顺利推进,关节点一旦打通,天堑变通途,短板长板,苏中苏北发展必将呈现磅礴之势,长三角的发展空间也将进一步拓展延伸。同时,江苏还拥有400多公里长江黄金水道,沟通长江中上游地区,江海联运优势突出,沿江地区形成的扬子江城市群是全国产业体系最完整、创新能力最强、城镇分布最密集、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我们将把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加强系统谋划,全面推进航空、高铁、港口建设,实现从“主动脉”到“毛细血管”的全面畅通、无缝对接。

  着眼于内部优化,江苏要扬协调发展之长,率先构建省域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江苏尽管有从南到北的梯度发展差异,但协调发展总体上是走在全国前面的。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江苏做好区域互补、跨江融合、南北联动大文章,放到长三角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来考量,江苏已经到了推动内部一体化发展甚至融合发展的时候了。这当中,苏南地区一体化程度比较高,特别是苏锡常地区形成了连绵150公里的都市区,以南京为中心的宁镇扬一体化也取得了积极进展。此外,以淮安、宿迁和里下河地区为依托的江淮生态经济区,以连云港、盐城、南通三市共同构建的沿海经济带,以及将徐州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来打造,也都有必要从一体化的高度进行前瞻性谋划。所以,我们考虑在一些条件比较成熟的地方率先推动跨地区的融合,以局部的一体化促进更大范围的一体化,为整个长三角的一体化发展作出积极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视察江苏时就指出,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的过程中,江苏要主动服务和支持上海发挥龙头作用,加强同浙江的两翼联动,更好辐射和带动安徽发展。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站位高远,定位精准,为江苏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上海是长三角当之无愧的龙头,我们要特别感谢上海,没有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的辐射带动,就没有江苏后来的发展;没有上海的引领支撑,就没有长三角一体化的今天。今后,江苏将更加积极主动服务和支持上海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强化战略协同、加强规划对接,努力实现更高层次、更宽领域的合作共赢。比如,上海科教资源丰富,是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最大策源地,江苏产业体系完整,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最佳试验场“最大策源地”与“最佳试验场”的对接合作,就一定能诞生更多的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之重器”。比如,上海金融业高度发达,江苏实体经济基础雄厚,金融之水如果充分地引入实体经济土壤上,对江苏来说,会催生更多的参天大树,对上海来说,“滴水”可以成为“涌泉”。可以举例的方面很多,我们对江苏与上海的合作前景,充满期待和信心。  


  一直以来,各界对江苏与浙江的发展比较关注。应该说,两省各有所长、各领风骚,作为长三角的“两翼”,有着巨大的合作空间,比如产业协同创新、基础设施联通、规划协调对接、生态共建共享等。这里,重点提两个方面:一个是宁杭生态经济带的合作。相对于沪宁、沪杭两线,宁杭这一轴发展确实还有很大空间,森林覆盖率高达37.6%,涵养了厚实的生态基底,为金三角镶上了绿丝边。宁杭带上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两端的南京、杭州是历史文化名城,中间还有高淳、南浔等千年小镇,更有溧阳天目湖、德清莫干山等山水胜地点缀其间。我们完全可以立足资源禀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这一轴打造成为优美生态环境、“美丽经济”体系、美好生活范式“三个美”的集中体现,打造世界有影响、全国能示范的长三角绿色发展增长极。再一个是信息技术和产业的合作。浙江的互联网经济基础较好,江苏正在加快推进物联网建设,这两者都是依托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都形成了比较有影响的发展平台。比如,浙江有世界互联网大会,江苏有世界物联网大会;浙江刚举办了全球下一代互联网峰会,江苏也刚举办全球未来网络发展峰会;阿里巴巴在杭州设立达摩院,南京正在努力建设未来网络国家实验室。可以说,在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上,我们有着互动、碰撞、合作的很大空间。


  江苏、安徽历史上本来就是一家,有着共同的乡愁记忆,两地的合作也有着深厚的历史基因、文化基因,这就注定苏皖合作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比如,共同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江苏和安徽的经济体量占到整个长江经济带的1/3强,我们共饮一江水,更有责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不断加强长江生态保护合作,联手开展污染治理、生态建设,确保“一江清水浩荡东流”。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前提下,发挥两省的产业互补优势,共建产业链、共享创新链,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产业更优布局、资源配置更高效率。比如,南京都市圈与合肥都市圈的互动合作。两大都市圈地理上相连、交通上互通,规划上还有相当一部分是重叠的,这种紧密关系在全国都比较少见,完全有条件在长三角形成优势互补、利益共享、文化相通的都市合作示范区域。


  长三角一体化进入了新时代,三省一市的合作也应当有新担当新作为。这次在上海召开的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大家商量的都是长三角一体化中最重要、最急迫的事情。我们一定牢记中央赋予的崇高使命,不忘为三省一市人民造福的初心,遵循经济规律,创新合作机制,加快推动《三年行动计划》展开布局、《近期工作要点》落地见效,当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建设者。对于需要江苏做的事,我们将以真抓实干的态度来考虑、来谋划、来推进,一切服从服务于一体化发展大局对于需要兄弟省份协作和大家一起做的事,我们也将充分考虑各方关切,发挥自身优长,全力予以推动,力争每年都形成若干标志性成果,向习近平总书记、向党中央、向人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答卷。好。

  系列报道

  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接受联访 6000字详解长三角一体化大计!>> 

  新起点有新担当新作为!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接受长三角党报联访>>

  推进“八八战略”再深化 浙江省委书记车俊接受长三角党报联访>> 

  打造水清岸绿的长江经济带 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接受长三角党报联访>>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