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新闻专稿(记者/李照 视频/李昌泰)
“这是我去年在绵竹的时候拍的,这是2016年的……”彭征安如数家珍般地向记者展示他的微信朋友圈。
他的微信朋友圈并不丰富,不过,自从2015年开始使用微信后,每年5月12日,他都会在朋友圈记录下他在绵竹的感受。
今年是汶川地震十周年,他依然雷打不动地订好了去成都的机票。电话里,他跟绵竹的朋友约定见面时间,熟稔得不需要客套寒暄。
会计师彭征安的“绵竹缘分”
“十年了,肯定要回去看看……”他眯起眼睛,思绪飞回到2008年。
2008年5月12日下午,南京鹏宇联合会计师事务所所长彭征安像平常一样在办公室里办公,突然,电脑上一则汶川地震的消息跳了出来,他的心猛烈地揪紧了。
重庆人彭征安第一时间联系了在南京的川渝老乡,成立“巴蜀儿女志愿者团队”并担任队长,发起“抗震救灾,我们在行动”南京巴蜀儿女大型赈灾活动,募集社会各界捐款达50多万元。
募捐后第二天,彭征安和队友决定选择绵竹作为今后长期定点捐助支援的地点,这恰好是后来江苏对口支援、恢复重建的地方。
2008年6月上旬,彭征安和几个巴蜀老乡以慈善义工名义进入绵竹灾区做志愿者。路上余震不断,滚石、泥石流、半寸长的蚊虫叮咬、无法与外界沟通都是不小的考验。当他看到垮塌的汉旺幼儿园30多个孩子被埋时,初为人父的彭征安忍不住泪流满面。
从灾区回来后,彭征安和他的团队开始针对灾区的实际困难,着重收集衣物等物品打包送往定点灾区,他先后6次100多天走进灾区做义工。
震后他协助筹资援建绵竹金陵小学,这是在当地灾区重建中,唯一以金陵命名的学校,彭征安也成为了这所小学的志愿者教师,从此他与绵竹结下不解之缘。
助养“总理让路女孩”小馨懿
十年里,彭征安的另一件大事,是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
2008年5月底,小馨懿来南京接受康复治疗。彭征安到医院看望她时,一下子就被她打动了。3岁的小馨懿聪明乖巧,眼神里却有不合年纪的悲伤。彭征安顿时萌生了强烈的父爱,他想给这个孩子一个温暖的家。
从2008年到2018年,小馨懿多次到南京康复治疗都住在彭征安家里。他和妻子儿子陪小馨懿逛南京城,给她讲故事,疼爱她甚至超过了自己的儿子。
直到有一天,小馨懿听见彭征安的儿子冬冬喊“妈妈”,她也下意识地喊出了“妈妈”。彭征安的妻子欣喜若狂,马上让小馨懿再叫一遍,结果她毫不犹豫地又叫了一遍”妈妈“,并从此改口。
“那一天,我们都开心得不知如何是好了,做事也丢东拉西了。”没有人能体会彭征安的幸福,要知道,曾经的小馨懿经常从梦中醒来后就拼命地哭,要爸爸,要妈妈,不肯任何人提到父母的事情。
这一天,他等了太久。
后来,彭征安每次到成都,必会去看望小馨懿,提到这个“女儿”,他满脸怜爱地比划道“小姑娘现在上初中了,有这么高。”
十年感悟: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十年间,彭征安往返绵竹二十次,共计投入资金约五六十万元。对于企业家而言,时间是最昂贵的成本,但彭征安有自己的想法。
“钱是赚不完的,除了生死,都是小事。”直面过血淋林的死亡,他性子里有股平和宽容。
去年,他与南京慈善总会一道回到绵竹,不巧飞机晚点。到达绵竹已经是深夜十二点多,令他没想到的是,县城里聚集了好多赶了几十里路的乡亲,饿着肚子等他们吃晚饭。看到从江苏来的“恩人”们,乡亲们动情地流下眼泪,彭征安也红了眼圈。
他很珍惜人与人之间的情谊,他将这份情谊延续到了更广的公益领域。地震后,彭征安共组织了50余次志愿服务活动,救助人数达1000多人,他还设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基金,用于资助贫困学子和孤寡儿童,确保善款能真正定向帮扶。
汶川地震于他,是开启公益之路的一个契机,尽管公司业务量因此减少,但他并不后悔,“评判人生的价值,我是受益者。”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