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微博报警”成为受害者的必学技能|荔枝时评

2018年04月26日 10:48:22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文/西坡

  (作者西坡,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知名时事评论人;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客户端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近日,贵阳女孩刘雪琪的不幸经历在网上引发热议。

  423日凌晨,这名19岁的女孩发微博称,315日,自己被合租室友和三名男子砍伤。“左脸被砍两刀,缝了200多针”“伤口能看见下颌骨”…… 她要反映不仅是施暴者的凶残,主要还是当地警方的不作为,“叫我在家等”“一个推一个”。她不理解,为什么警察掌握施暴者的信息,却不尽快抓人。

  这些描述,配上刘雪琪微博中受伤前青春靓丽的照片,很快引爆舆论。微博发出仅仅过了一天,当地警方在官微上通报。此案的四名涉案人员已经全部到案。

  “微博报警”又立一功!这是网上舆论力量的体现,但并不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试想,如果刘雪琪的微博像大部分草根的微博一样石沉大海,这桩案件还能得到妥善处理吗?

  舆论是有规律的,而舆论规律并不必然与公平正义挂钩。比如,如果遭此不幸的不是一名青春靓丽的女孩,而是一个抠脚大汉,或许舆论就不会被引爆。但抠脚大汉和青春女孩在法律面前是没有区别的,他们应该得到同样的保护。

  再比如,受害者如果年龄大、文化程度有限、不会用微博的人,又会怎样呢?这并不仅仅是假设。前段时间于欢案背后的涉黑团伙受审,人们发现,这个涉黑团伙还曾与当地乡镇官员勾结,非法拘禁上访户,用种种令人发指的手段对上访户进行折磨和威胁。其中一名受害人就是一名中年农村妇女。这起案件沉没了好几年,直到于欢案引爆舆论后才被偶然牵出来,因为施暴者拍了视频和图片。我们可以设想,假如这名农村妇女能及时得到微博的“救援”,或许命运就能“改写”。

  我们可以进一步设想,假如每个人都学会用网络维权,世上会减少多少无辜、无奈、无力的受害者?答案并不是太乐观,因为舆论场的容量极其有限,网络不是万能的。一个热点案件或许还会掩盖另一个案件。

  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并不是只让会上网、懂传播的人感受到公平正义。我们要看到舆论的力量,更要看到舆论的局限。所以必须让司法体制本身对当事人的诉求足够敏感,反应足够迅速,而不应该总是等到外部力量介入再行动。

  对于当地警方来说,既然现在可以将犯罪嫌疑人迅速抓获,之前为什么不能及时行动呢?重视舆情当然好过对舆情无动于衷,但不让舆情发生才是最理想的状态。

  “微博报警”有用,是对线下报警无力的一种揭露。就像假如慈善体制足够完善,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去网上卖惨求关注一样。办案机关也应该从不断发生的“微博报警”中读到民意的焦虑和期许。不要逼每个受害者都学会“微博报警”,这不合理也不现实。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