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打“嘴仗”,不能帮杨幂走出“诈捐门”|荔枝时评

2018年04月13日 15:06:21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韩浩月

  (作者韩浩月,荔枝时评特约评论员,专栏作家,文化评论人;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手机客户端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杨幂在一次路演中宣布了捐赠计划

  杨幂身陷“诈捐门”已有数周。随着杨幂工作室和中间人李萌的你来我往,越来越多的细节被公之于众,虽说此事现在仍然是个“罗生门”,但也已大致可以了解,这起事件有多“乌龙”,杨幂一方以为中间人已经把事情办妥了,中间人却称钱不会经他的手,并暗示校方逼捐,总之,参与其中者谁都没把慈善捐赠当回事,杨幂方在中间人的含糊其辞下,一度认为“只需要和盲童学生拍一张合影即可”。

  这倒很接近一些明星搞公益捐赠的实情。明星身价高,出席一场活动几百万、上千万,往往明星会把自己的“到场”,视为一种付出,至于捐赠,有的是活动主办方代捐,有的是企业家好友帮忙,明星只需要口头说一下,自然有人善后。

  但偏偏这次的中间人出了问题,与其有过合作的公益机构负责人李萌,浪费了两年多的时间,没把杨幂所说的多少根盲杖、多少台盲人打字机(盲杖与盲人打字机的具体数字也是一笔糊涂账)捐给学校。两年多的时间,都忙啥去了?如果不是被曝光,这笔捐赠恐怕也就不了了之了。

  把责任推给中间人,是最省事的。但杨幂这方仍要担起主要责任。因为她才是这次捐赠行为的主体发动者,中间人做得好与不好,都是具体实施者,实施不好,杨幂方除了要问责之外,更要负责写好大结局。

  现在在微博上,杨幂与中间人纷纷晒出相关聊天记录,刘恺威发微博力挺妻子,娱乐媒体纷纷报道,整个捐赠纠纷,被演变为一起娱乐事件。现在光忙着打“嘴仗”是没用的,让舆论灭火的最好办法是赶紧把承诺之事做到位。至于中间有什么陷阱,大可以通过起诉的方式,来还原真相,反正双方都掌握大量的通信信息,这些信息作为证据很容易被法院采纳,作出公正判决。

  归根结底,导致“诈捐门”发生的原因,在于杨幂很忙。明星很忙,这大家都了解,但别的事情可以有帮手,比如表演时使用替身,但在公益捐赠上,真的不能完全交给别人,“话转话,差三分”,就算交代了具体的人去操办,也要时时追问过程与结果。千万别觉得有人“埋单”就万事大吉了。

  明星参与慈善的最大好处,不仅仅在于让受赠方得到了帮助,更在于让社会公众学习效仿。指望哪一个明星、名人来改变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是奢望,只有全社会的共同捐助,才能营造出一个美好的未来。这几年国内普通民众的捐款意愿呈下降态势,这与相关慈善机构失去公信力有关,也与时不时曝出的“诈捐门”有关。

  如果能意识到在这样的背景下“诈捐”的后果,相信杨幂一定会在一开始就重视捐赠行为,她的最大失误之处,就是没能亲力亲为,分出一点宝贵的时间,把并不复杂的捐赠过程办得圆满一些。

  在慈善捐赠事业上,行动力的重要性,甚至要大于捐赠的数额。爱心无大小,过于强调数额的多少,是对捐赠人的绑架。而行动力的强弱,则表现出捐赠人意愿的真实程度。据杨幂工作室称,目前这次承诺的捐赠已经全部落实。但此事引起的纠纷,却应该让所有的艺人引以为戒。毕竟,如果参与慈善只是露个面、站个台的话,确实很容易被看做借慈善炒作啊。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