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所研究员、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兼职教授张永振带领的研究团队,在脊椎动物RNA病毒的发现、遗传与进化领域取得重要突破,这项成果5日在《自然》杂志上以研究论文形式发表。记者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所获悉,盐城市疾控中心科研人员也参与研究,对研究工作亦作出贡献。
盐城科研人员“上天入海”釆集标本
从2005年起,盐城市疾控中心就加入该研究团队,充分利用盐城特有的生态环境和物种优势,以及流行病学监测网络,制定适合盐城特点的现场工作方案,组织精干力量开展样本采集和实验室前期工作。为了采集盐城特有的标本,盐城市疾控中心科研人员经常爬滩涉水,“上天入海”,有时还冒着各种危险。他们起早贪黑,风餐露宿,放弃了许多节假日。秉着对科研工作的执着,他们攻艰克难,不断探索。为了保证标本新鲜和检测效果,他们甚至把冰柜带上出海渔船。10多年的坚持,10多年的努力,盐城市疾控中心科研人员的敬业精神和科研成果得到张永振研究员的充分肯定。
团队发现1600余种全新的病毒
目前,人们对脊椎动物RNA病毒多样性及其进化史的认识,很大程度上还局限在哺乳类和鸟类这两种宿主,并且偏向于能导致疾病的那一小部分。
张永振带领的研究团队利用宏转录组学技术建立了能筛查各类病毒的病原体筛查体系,利用这一国际顶尖水平“病毒探测器”,截至2017年底已发现了1600余种全新的病毒,包括新种、新属、新科,甚至新的病毒目,目也是当前病毒分类的最高单位,从而成为世界上发现全新病毒最多的研究团队。他们新发现的病毒极大填补了病毒学知识的空白,颠覆了现有的病毒分类规则体系,揭示了RNA病毒的遗传进化规律,由此重新定义了无脊椎动物RNA病毒圈;亦为揭示生命的起源进化提供了新的依据。
张永振研究员带领盐城市控制中心专业人员在野外工作。
科研人员在我国的陆地、江河、湖泊、海洋,采集到了186种脊椎动物标本,从这些脊椎动物中发现了214种全新RNA病毒。新发现病毒覆盖了现已知的能感染脊椎动物的所有RNA病毒科,其中包括那些能引起人类重大疾病的病毒科。
会继续奋进在“病毒圈”的探索之路上
研究还表明,在低等脊椎动物中新发现的病毒表现出与其在哺乳动物中相似的组织嗜性。从病毒基因组结构来看,新发现的脊椎动物病毒的基因组结构比之前观察到的更为多样,其中部分可能代表了这类病毒进化历史中的祖先型。由此可见,那些至今仍在感染人类的RNA病毒是古老的,病毒随着它们的动物宿主从海洋走向陆地,并广泛播散。
研究不但大大增加了病毒谱,更充分说明了自然界还存在着许许多多未知的病毒,且无处不在。国际著名病毒学家、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悉尼大学爱德华·霍尔莫斯教授表示,研究改变了人们对RNA病毒起源和进化的认识,比如说,很多人会认为感染哺乳动物的病毒是最近才起源的,但是我们发现每个病毒的类群都包括各种类型的脊椎动物,很明显这些病毒和脊椎动物一样古老;再如过去对流感认识停留在哺乳动物和鸟类,但是我们在不同的鱼类、两栖类都发现了相关的流感病毒,“这体现了有一个庞大的、不为人们认识的病毒的世界。”
团队的突破性研究成果终于在国际顶尖杂志上发表,鉴于该研究成果的重大生物学意义,同期配发评论文章给予高度评价,《自然》官方网站头条介绍了这一研究成果,《自然》总部还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全球发布了这一重大科研成果。央视《新闻联播》、《光明日报》、中国新闻网、新华网等国内多家媒体纷纷报道。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