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心语】母亲虽已“远行”,却从未离开我的心

【春日心语】母亲虽已“远行”,却从未离开我的心

2018年04月02日 14:53:43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开栏语:梨花风起正清明,每逢佳节倍思亲。江苏城市频道、荔枝新闻、我苏客户端联合推出“清明心语”系列报道,通过生者与故人之间平静的“对话”,勾勒出流逝的生命片段,感悟亘古不变的人间真情。


  

  清明节临近,我们用各种方式祭奠逝去的亲人,表达我们的哀思。今年,不少市民都选择了一种新的方式来缅怀亲人——走进零距离心语亭,安静地和逝去的亲人说说话。“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在匆匆的人生之旅中,面对还没来得及好好回报的母爱,他们有这些话想说。

  吴永琍的母亲生前经常给家人做油面筋塞肉这道菜,做得特别好吃。吴永琍在心雨亭里说:“有一天我在家里烧这个菜,我烧着烧着,不知道怎么搞得,眼泪哗哗直淌下来了。”说到这里,她忍不住地悲伤起来,“虽然我烧得没你做的好吃,但是我仍然吃得香喷喷的。这个菜对于许多人再普通不过,但对我们来说,有妈妈的味道。”

  同样惦记“妈妈的味道”的,还有蓝严先生。他在心雨亭里告诉母亲:“前两天,我去看您了,想到您在世的时候,给我们烧红烧肉、红烧鱼。您在的时候我很温暖,您走了我很怀念您,我永远不会忘记您,我每年都去看您。谢谢母亲!”

  刘淑云带了一块表来到心雨亭,这是她1958年刚参加工作时,妈妈送给她的。“这块表是您非常喜欢的,但是您给我了,那时候我非常高兴,同事们也很羡慕我。这块表到现在已经60年了,这是您留给我的念想和纪念。”刘淑云动情地说道。

  每逢佳节倍思亲,李永宁98岁高寿的母亲2个月前撒手人寰,他还没从伤痛中走出来。李永宁在心语亭里向母亲诉说:“您的孙女、重孙女现在依然常常看着你照片,还喊太太、太太。你在的时候,四世同堂,大家其乐融融,我很怀念。”

  这些走进零距离心语亭的市民,平均年纪都在65岁以上。几十年中,他们为自己的子女遮风挡雨,可是诉说起母亲时,他们又变成了孩子,思念荡漾,好像重新回到了妈妈温暖的怀抱里。对于他们每个人,无论年龄大小,无论走到哪里,也不管经历怎样的风雨,妈妈的爱,都绵绵密密地牵着,穿越时空而永不褪色。

  姜苏陵结婚的时候,妈妈为她准备了丰厚的陪嫁。出门以后,妈妈的痛哭和不舍,姜苏陵的心里都明白。“妈妈,我知道你对我的爱,你为我(受)的苦,我也知道……”姜苏陵难过地说不下去了,她的心里话,妈妈也一定明白。

  系爱华家兄弟姐妹6个,小时候家里比较苦,又赶上自然灾害,吃不饱穿不暖。在心语亭里,系爱华分享了一件儿时的事。“记得有一次爸爸妈妈到食堂打饭回来,那个稀饭都是汤汤水水的。妈妈总是把锅放在桌子上面,然后拿6个小碗,在锅里面慢慢捞那个米,干的分给6个小碗(给我们),(他们吃)剩下来的汤汤水水。那时候好感动。”

  年过八旬的夏秀娣珍藏了几张几十年的老照片。每每端详起照片,她还是忍不住眼中泛起泪花。时间追溯到上世纪40年代,10岁的夏秀娣失去了双亲,成为了无依无靠的孤儿,在绝望之际,婶婶来到了她的身边,把她从农村老家带回了上海抚育。当时叔叔婶婶两个人的收入只有90元左右,要承担一家8口人的生活,非常艰苦。我去了以后,又增加了家里的负担。

  “你说,房子小了挤着睡,生活苦了大家省着吃。把我当成家中老大,让弟弟妹妹都听我的话。”在夏秀娣的内心深处,婶婶早就补位了妈妈的空缺,也在心里也喊了千遍万遍的“妈妈”。

  在婶婶晚年,夏秀娣克服种种困难,圆了婶婶一个又一个梦,报答了这份特殊的母女情。“妈,我感激你,虽然你离去我们已经5年多了,我永远怀念着你。”夏秀娣在心语亭里说出了埋藏心底的思念。

  从人间到天堂,路很远,思念很长,向所有“远行”的妈妈们致敬!

  (来源:江苏城市频道/刘舒、袁浩 、茅云江   荔枝新闻 编辑/桂丹)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