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镜戒人生才有境界

2018年04月02日 10:43:33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特约评论员/涂亚娟

  今年的全国两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重庆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强调,要多积尺寸之功。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小事小节中有党性、有原则、有人格。要牢记“堤溃蚁孔,气泄针芒”的古训,坚持从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从一点一滴中完善自己,严以修身,正心明道,防微杜渐,时刻保持人民公仆本色。

  牢记“堤溃蚁孔,气泄针芒”的古训,其实,很重要的一点是认真学习一个“戒”字,切实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

  甲骨文中的“戒”属于会意字,字形是双手持戈,本意为“警戒”。看看哨兵、警察加强戒备的地方,往往都是边界地区,所以,在古代,这个“戒”也通“界”。

  领土有边界,其实,人心也是有边界的,在当今这个社会上,金钱、利益、荣誉、面子等等各类诱惑,不断地挑战着我们每一个人的道德底线和良心边界。人心如果不加强戒备,就无法勇敢地对诱惑说“不”。一旦道德和良心失去防御,原本善良纯洁的人都会变得寡廉鲜耻、目无法纪起来,最终堕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因此,随着社会的不停进步,作为一个社会中的人,要严守人心的边界,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是人民群众的优秀典型和行为楷模,更是要珍惜岗位和荣誉,经常拿起“公与私”这面镜子照一照,保持自身定力和本色。

  以“公”为镜,明两袖清风之戒这里说的“公”,就是公平、公正和公道。纵观领导干部违纪事件,都是忽视了“公”的影响力,点燃了权力滥用的导火索,在特权思想的作怪下,为了以权谋私、中饱私囊,实行决策事情“一言堂”、审批财经“一支笔”, 权力的运用已经出位、越位,使得自己腐化堕落无法自拔。《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中说道:“我们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姓公不姓私,只能用来为党分忧、为国干事、为民谋利。”诚然,领导干部也是人,自然免除不了私心,但是,既然选择了为党、国家和人民的事业风雨前行,就应该毫不犹豫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妥善处理好“公与私”等方方面面的关系。公生明,廉生威。唯有擦亮“公”的镜子,经常照一照正正衣冠,才能不断夯实党员干部的信念之基,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使之牢记“为民务实清廉”的训导,始终做到公平不倾斜、公正不护短、公道不藏私,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官。

  以“私”为镜,明钢浇铁铸之戒领导干部既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少数”,又是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关键群体,在治国理政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必须严格自律,锻造“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意志品质和党性品格。在“八小时之外”,在巡视大灯尚未照到的地方,领导干部要擦亮“私”这面镜子,既要一个人模范坚守道德标准,更要严格管理好身边的人和家里的人。为此,一方面,要讲党性、重品行,作风正派、公私分明,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不为人情所扰,始终一张面孔待人、一个原则处事;另一方面,要强基础、做表率,攻坚克难、冲锋陷阵,遇到矛盾不回避,面对困难不退缩,接下重担不推卸,始终入脑入心提素质、真信真用促实践!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人生境界”有个非常经典的总结:人生的第一境界是“立”,也就是下定决心、立下志向,然后才有了第二境界的“守”和第三境界的“得”。然而,无论是哪一重境界,都必须先有“戒”。“立”戒好高骛远,“守”戒横行无忌,“得”更是要戒骄奢淫逸啊!我们每一个人,一定要经常擦拭人心的镜子,常念“戒”字诀,才能不断升华自己人生的境界!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