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央视一期民生节目中,针对众人关心的停车收费一事,央视采访了南京鼓楼城管的停车收费管理员,针对南京城管的停车收费方式提出表扬。主持人点评,城市管理要下绣花功夫。
南京城管此次被表扬,绝非偶然因素,从2012年接手停车管理工作后,南京城管人数次商议修改停车事宜,并从便民利民的角度出发考虑工作内容,不厌其烦地接受公众的各类质询建议,再脚踏实地地完成一件件便民实事。【详细报道:南京首条“无人值守”停车收费路在江宁试点】
新闻背景
如何解决停车收费的矛盾?
2018年3月,在央视节目中,有市民提问,停车押金是否应该收取?
在节目中,提问市民询问,对于路边停车场,收费员经常会过来收取押金,并给汽车贴上计时条。现在没有明确规定,先停车还是先缴费。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收费员害怕司机逃费要求交押金,司机则为找不到收费员交钱而苦恼。请问这个问题能否解决?
对于此事,央视采访了南京鼓楼区停车设施管理中心的停车收费管理员。该管理员介绍,目前南京停车以POS机计时收费为准,司机停车后,收费员使用POS机记录车辆信息,并现场打印出一张带有二维码的计时单。当车主离开时,车主可以使用手机支付宝扫描计时单上的二维码,根据提示付钱;也可以通过路边的自助缴费机输入车牌号码交钱;还可以通过“我的南京”APP手机软件交钱;另外就是人工收取现金的传统模式。如果收费员不在场,司机也可以欠费离场,下次道路停车在任意场点都可以补缴费。
新闻调查
狠下绣花功夫从便民服务做起
2012年,南京机动车停车设施管理工作正式移交到城管局,南京市停车设施管理中心副主任林福建介绍,当时接手前调研发现,停车设施建设和管理在体制和机制上没有完全形成合力,整体配套滞后。一直以来,停车设施建设和管理长期在市级层面,经费管理融不进区级财税。
南京城管首先从法律层面来解决问题,使得停车收费管理依法进行,从291号政府令到如今的314号政府令,城管在不断摸索中逐渐完善调整法律,并且明确停车收费是行政事业性收费; 其次是停车设施管理改革调整后,建立市区街三级管理模式,市里成立了停车设施建设和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市城管部门作为停车设施管理的主管部门,市级设立停车设施管理中心,各区设立停车设施管理分中心。各区为停车设施建设和管理的主体,最大限度地提高停车资源的利用率,把停车设施规划、建设、管理融为一体化运作; 最后就是形成一套考核监督制度,市里对区里打分,区里又对辖区各个街道考核。
这三者之间互为依托,共同指导南京停车收费管理步入正轨。南京市停车设施管理中心副主任林福建说:“这三个相互依托的框架,都是南京城管人的创新,做到规范化以后,我们就着手开始便民化的服务。”
POS机现金缴费、“我的南京”手机APP缴费、支付宝缴费和自助缴费机缴费这四种方式,就是南京城管的便民举措。据了解,在实际操作中,司机很可能会遇到收费员不在的情况,因为收费员可能去吃饭或者上厕所。针对前面司机的咨询建议,南京市停车设施管理中心就想到了线上支付。目前自助缴费比例(非现金交易方式),已经占到全市收费比例的13%,这一数字仍在不断上升。
另外采取这四种方式收费是否会导致逃费比例上升,南京市停车设施管理中心副主任林福建表示,南京城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利用科技手段将全市停车系统联网,车主如有急事无法现场交钱,可以先行离开,待下次到任意路边停车点,都可以补缴费用。以上这些方法启用后,交钱者和收钱者都以POS机数据为准,不仅逃费比例下降,更减少了矛盾,投诉量更是下降了90%。
新闻展望
今年针对停车秩序进行重点整治
2018年,南京城管系统对标国内先进城市,从生活垃圾分类、背街小巷整治、“厕所革命”工作、城市清扫保洁、城市亮化提升、拆违控违工作、停车秩序管理、渣土运输管理等八个方面入手,打造百姓更满意、生活更宜居的城市环境。
南京市城管局党委书记、局长许卫宁表示,全市城管系统将坚持纵向比与横向比相结合、比数量与比质量相结合、强优势与补短板相结合、主动学与积极干相结合,以更加强烈的精品意识、更加严格的精细要求,向全市人民交出一份城市管理新答卷。
提高停车管理水平和能力,使机动车、非机动车停放得更加整洁有序,是今年城市管理工作追求的一大目标。
今年,城管部门计划在街巷整治中继续探索攻克“停车难”,在有限的地面空间内建设类似垂直循环式立体泊位这样的停车设施,缓解停车需求压力,提升机动车停放秩序管理水平。同时加大执法力度,对共享单车停放继续实施严管严控。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