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和伯藜学社(伯藜学社是隶属于江苏科技大学学生工作处的社团,由接受江苏省陶欣伯助学基金会资助的陶学子组成)分别收到来自西藏拉萨市墨竹工卡县教育体育局、民政局、工卡镇人民政府、工卡镇工卡村民委员会联合寄来的感谢信,感谢学校人文社科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014级学生、伯藜学社陶学子桑旦顿珠利用2017年寒暑假和2018年寒假,在墨竹工卡县工卡镇噶则村2组开展支教活动。
感谢信称,这三次支教活动弥补了墨竹工卡县师资队伍紧缺和教育落后的不足。桑旦顿珠“用自己的行动彰显了新时期大学生的本色,用行动诠释了志愿者的精神,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深深地感染着墨竹工卡县的每一个学生和受教育的群众,相信他们的心灵已经受到了贵校学子的感染,墨竹学生也一定会好好学习,将来也像贵校学子一样关爱他人,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回报家乡和社会”。
说起支教的缘起,桑旦顿珠说,由于家境贫寒,自入学以来受过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很多爱心资助,所以一直奉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理念,“在爱与帮助中成长的我,更要懂得如何感恩。”桑旦顿珠希望自己的支教能给村里的孩子们带去新的知识和关爱,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打开视野看世界。
在支教的过程中,桑旦顿珠也遇到了不少难题,比如第一次支教的场地和设备,但是这些并没有难倒他,“没有场地,我就去清扫田边的晒谷场;没有椅子,我便去电影放映场租借;没有桌子,就请孩子们从家里搬来;没有黑板,村长帮我们去学校借了一块,我们又用木板自己做了一块……”
2018年的寒假,已是桑旦顿珠第三次返乡支教,热心的村民帮忙打扫场地,与家长签订安全协议书,上课……他的支教也得到了当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学生从第一次的60人到第三次的80人,从最初只有噶则村的学生到周围村更多孩子的加入,桑旦顿珠的支教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
现在,桑旦顿珠已经返校继续自己的大学生活,他说,三次支教活动是自己人生的宝贵经历,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给孩子们教不了太多的理论知识,但能给孩子更广阔的视野。桑旦顿珠说,“我愿倾尽自己的爱,也许它微不足道,但众多的爱凝聚在一起,就会形成伟大的力量。”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