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昱
(作者王昱,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青年评论人,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手机客户端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眼下正值春运返程高峰,海南的几座城市出现了飞往哈尔滨机票高达两万元的尴尬。面对“回不去家”的僵局,有人认为,航空公司应该积极与当地政府协调,增加运力、增开航班,满足广大游客的出行需求。如此建议虽饱含善意,但仔细推敲开来,仍难从根子上解开疙瘩,无异于扬汤止沸。
据了解,这些“天价机票”主要是公务舱和头等舱未打折的价格,由于公务舱和头等舱的价格早已放开,实行市场定价,因而在春节返程旺季出现了“天价票”。
但航线增开,并非看客想象得那般轻易,单凭一腔为旅客服务的热忱难以撑起。它涉及复杂的流程申报、相关协调,也涉及成本核算和人员调配。更需通盘考量的是,增设航线之后,以海南的承载能力和接纳能力,能否消化掉这么多旅客?客观地说,“机票贵”仅仅是春节赴海南的诸多糟糕体验之一,城区大面积的交通拥堵、景区密密麻麻人头攒动……归结起来,都是人群盲目地涌向同一个目的地所致,严重超出了它的承载能力,透支着当地的资源,牺牲了度假品质,也干扰了当地人的正常生活秩序。在不计这些问号的前提下,增开航线,看似打消了游客的后顾之忧——“来吧,我多安排几趟航班,保证你能回得了家”,实则变相鼓励、刺激更多的游客盲目涌入海南,容易衍生出更复杂的副作用。
按照商业运转的逻辑,运力布局的确应该考虑市场需求,但不能被盲目的市场风向牵着鼻子走,跟着人群后面跑注定被动且疲于应付。近年来,“东北人去三亚过冬”已经成了一种网红式的选择。三亚旅游局给出的数据显示,仅三亚一城,四分之三的春节游客来自东北。在这个数字下,无论运力怎么提升,都不可能在假期将尽的时候,如此集中地把这么多人运到同一个目的地,增加运力或许可让一票难求的困境稍有缓解,但是它的速度远远跟不上过于火爆的现实需求。
从常识角度说,购买回程机票,是应在出行之前就完成的动作,若觉得超出了承受范围,大可以选择用脚投票的方式,对价格浮动表明态度。不至于在行程快要结束的时候,才去订票,才发现高昂的机票挡住了自己回家的路。往年春节前往海南的机票也很贵,但没贵到如今天价的程度,鲜见“增设航线”之呼声,这是因为今年的“两万块”有着特殊性:海南岛接连大雾,陆运航运受阻,一些游客不得不转而选乘飞机,空运成为垄断途径,压力骤然增大。因为一年特殊的极端气象,便要求增设航线、重新调配人员,也失之草率。
《文子》有言:“故扬汤止沸,沸乃益甚,知其本者,去火而已。”说到底,真正该扭转的不是航空公司的线路布局,而是中国游客的出行观念。该降温的不只是高昂的机票价,还有国人对海南近乎痴狂的追捧。热带海滩固然有吸引力,但它并非海南独有,比“贵不贵”更应进入消费者头脑的是衡量标尺是“值不值”——连年见诸报端的拥堵场景,已勾勒出了一幅春节海南度假游的大致肖像,它应该倒逼着公众调整出行思路,熄灭这股蜂拥而至的火。否则,增开多少条航线,都无法为人们带来实际的旅行幸福感。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