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谢晓刚
公共交通无法完全覆盖“门到门”的“最后一公里”,一直是春运出行旅客的痛点。今年春运期间,广州南站推出“高铁+共享汽车”项目,让旅客下了高铁就能有共享汽车用。“开到家30多元,打车要100多元,共享汽车真方便。”2月2日,从深圳返回广州的潘先生一边用手机解锁共享汽车一边说。(《中国青年报》2月7日)
(广州南站P1共享汽车停车场)
让旅客体验更美好,是每个铁路人的心声。从网络订票到共享汽车的推出,我们不难看出,铁路人一直都在朝着人民满意的方向改变自己,努力服务好旅客,创造出自己的服务品牌,向民众交上一份满意的成绩单。
既要符合国家整体发展需求,又要照顾百姓出行需求,还要满足自身企业发展的需求,使得铁路发展的每一步都充满艰辛和困扰。可喜的是,铁路在自身产品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的同时,对于旅客的人文关怀也在不断地提升。
“高铁+共享汽车”的出现,不仅是城市公共交通的有效补充,更是春运旅途的重要接续。在广州南站的停车场内,“不管天南地北 高铁+EVCARD带你回家”的宣传语分外醒目。P1停车场内里,51个停车位上既有新能源汽车也有燃油汽车,不时有旅客前来取车,显示出旅客对共享汽车的喜爱程度。
此外,进站安全检查通道更加畅通,车站环境整洁,候车室空气清新,有免费的饮用水,厕所无异味等一系列人性化、个性化、和谐化、亲情化的服务举措,都让旅客春运出行购票、候车、乘车时感到耳目一新、眼前一亮。
在近期《中国青年报》的一次调查中,72.4%的受访者表示对今年春运购票整体感到满意,22.4%的受访者觉得一般,只有5.3%的受访者直言不满意。说明旅客对于铁路部门的理解度和服务质量的满意度都在不断攀升。
旅客出门对铁路工作的“感受指数”,是他们评价铁路部门服务质量的重要依据。这个“感受指数”是什么?就是广大旅客对出行购票、候车、乘车时所感受到的铁路服务细微之处的口头评价。
像“共享汽车”这样的创新举措,最能体现出铁路部门对人民群众“感受指数”的重视程度,充满着对旅客的温情。而这温情能融化冰雪,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乘客感受到一趟趟行驶在春天里的列车有多么温暖。
实践再次证明,铁路要想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就必须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人民群众美好出行作为第一标准,这既是对民意的最大尊重,更是铁路发展之根本所在。
(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手机客户端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