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婷
(作者江婷,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媒体人;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手机客户端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王猛(化名)是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孩子”:某地级市高考理科状元,本科北大生物学专业,留美硕士、学校排名全美前50……但与此同时,他动手能力弱到不会剥鸡蛋,交际能力差到与同事交流成问题,与父母关系处理得极为失败,12年前不再回家过春节,6年前拉黑父母所有的联系方式……种种行为表明,他很可能存在某些心理问题。而这些看似矛盾的特性共存于一个人身上,实则并不难理解。
王猛的智商高和交际弱,很容易看出来,比如他一见到记者就说:“我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网站上查到了你,看了照片。”这显示了他是个聪明、缜密的人,但见人就说我“查了你”——突兀、略显冒犯,不合礼仪。在与记者对话过程中,“他的目光很少离开电脑”,“超出文稿外的内容,则常常需要思索许久”,寥寥几句,一个内向、不善言辞的34岁男人形象已呈现在我们眼前。而在写给父母的万字长文中,他对自我救赎的总结准确到位:“帮助自己完成最重要的两件事情:就业(深造)和建立亲密关系”,又明白无误地表明了——他逻辑清晰、学习能力强、IQ很高。
简言之,就是一个34岁的北大留美硕士存在社交障碍。实际上,学习能力和社交能力是两种不同的能力,二者不可划等号。后者要求一个人拥有共情的能力,拥有在各种情境中与人打交道并从反馈中总结经验的能力,这些能力需要后天习得。而这也恰恰是王猛所缺失的。他自小被保护得太好,以致于缺失了与繁杂外界环境打交道的机会。
他是大院子弟,上大学以前,所有的生活圈子几乎都在这个院子里,朋友们都是父母视野范围内的;考上北大后,父母找了大姨“照顾”他,“不断”给他打电话,联系他同学悄悄了解他的情况;出国读研,父母又找了老朋友照顾他……父母的这种贴身保护,到了一个程度,在儿子眼里,终于变了味,成了“控制”,压得他透不过气——“他们所有的付出只是为了控制”。
父母的爱和保护成了约束,是不是很眼熟?在英剧《黑镜》的第四季,有一集叫《Arkangel》,讲一个单身母亲为了保护女儿,参加了“方舟天使”项目,往女儿脑子里植入一枚芯片,此后,就可借助平板电脑控制女儿的所见。只要出现让女儿肾上腺素飙升的黄暴、血腥场景,母亲即可借助电脑马赛克这些场景,女儿再看不到这些画面,一度生活在一个无比单纯的环境中。
然而到了一个阶段,女儿开始对社会适应不良,她甚至缺失了判断人类基本情感的能力,不知道害怕、愤怒为何物,同时也失去了感知他人情绪和鉴别危险的能力。最后,她将自身对社会的适应不良统统归咎于母亲,与母亲决裂,甚至一怒之下,将那部监控她的平板电脑砸向了母亲。
戏剧虽然夸张,但它想要表达的道理却适用于真实的亲子关系:过度保护往往适得其反,只有让孩子直面外界环境,碰一碰钉子或者遭些挫折,才能习得为人处事的能力,就像在医学上,疼痛于身体是一种自我提醒和保护机制一样。王猛的例子虽然极端,但在生活中,这类学习成绩出众、但生活能力堪忧的孩子并不少见,人们甚至发明了一个专门的词语来形容他们:“高分低能”。
实际上,相较于保姆式的贴身保护,孩子更需要的是情感支持,在他需要作出选择的时候,在他遭遇不顺和挫折的时候,适时地给予情感回应和支持,比一味的保护,来得更加重要。
说回王猛这个个例,他与父母关系的破裂,不是父母或孩子哪一方造成的,而是双方在这段关系的处理中都或多或少存在责任。值得注意的是,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初步诊断王猛“几乎有了创伤性应激障碍的所有症状”,若确实存在心理问题,就应就诊治疗。把所有问题推给父母,或疏远与父母的关系,二者皆无助于解决问题,相反,面对父母,敞开心扉倾诉,与父母一道改善彼此之间的关系,或许才是化解心结的办法。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