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百姓做的那些事】过去看病"往外走" 如今就在家门口

2018年01月20日 18:54:32 |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2017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列出"十大民生实事",每一项都是对老百姓许下的庄严承诺。值此年终岁首之时,让我们回首这一年,看看这些务实暖心的举措,给我们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便利与改善。《江苏新时空》推出系列报道《为百姓做的那些事》,聚焦十大民生实事的实施和落实情况。


过去看病"往外走" 如今就在家门口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2017年我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健康江苏"建设提出更高要求,尤其强调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更公平的健康服务。一年来,江苏持续释放医改红利,通过强基层、建机制构筑起"上、下"有序的分级诊疗制度,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安心看病。

  每周四上午,淮安市淮阴区王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朱成芳医生都会准时来到签约居民陈雷家中。由于车祸导致瘫痪在床,陈雷的血压监测、胃管更换、康复护理都全权交给了家庭医生朱成芳。目前,朱成芳团队的签约服务对象近4000人,除了陈雷这样的失能人员,更多的是糖尿病、高血压等慢病患者。

  淮安市淮阴区王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 朱成芳:“每个星期,上门最起码有二三十次。电话咨询也可以,我们集中随访也可以,到我们的门诊随访也可以。”

  虽然工作量比过去大了,但患者的信任和"节节高"的收入让朱成芳很满足。

  淮安市淮阴区王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 朱成芳:“我现在有三分之二的精力都花在家庭医生工作上,我觉得很值。因为老百姓有了我们家庭医生,不仅减轻了他们身体的负担,也减轻了他们的经济负担。”

  在王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7名家庭医生组成11个团队,管理辖区内4万多签约居民,通过居民日常言行发现异常,早早查出癌症,医生被视为救命恩人;在需要时,医生帮患者预约大医院专家、获得床位,换来一连串谢谢……2017年,中心还陆续配齐了磁共振等设备,一些常规手术的开展也日渐成熟。患者对"家门口"医院更加依赖。

  淮安市淮阴区王营社区居民 严武古:“昨天来门诊,说床位紧张。说你等不及的话,到县医院都行,我说我就在这等,加个床我也愿意。”

  淮安市淮阴区王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 刘太平:“2017年我们社区医院的门诊量达到28万人次,辖区内超过80%的居民首诊在我们社区医院。”

  医改强基层、看病不折腾。2017年,我省先后出台《健康江苏2030规划纲要》、《江苏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7年-2020年)》,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逐步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使得群众在基层看病的获得感不断增强。据统计,去年全省基层诊疗达2.18亿人次,占总诊疗人次比例接近60%。居民两周患病首选基层医疗机构就诊比例超过50%,县域内就诊率达90%。

  无锡江阴市新桥卫生院院长 张渠:“在薪酬考核方面,也希望政府给我们基层卫生机构多一点自主权,真正让这些有用的、实用的人才留在我们基层,造福一方百姓的幸福。”

  镇江句容市民 隋丽红:“新的一年希望全家身体健康,也希望家门口的社区医院能开展更多的服务项目,不用去大医院排队。”

  淮安市淮安区城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治医师 姚利:“我期待新的一年签约更多的百姓,认识更多的‘新面孔’,让更多的居民享受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带来的实惠,也希望自己不断地学习充电,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百姓。”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朱晓莹、史博文 江阴、句容、淮安区、射阳台报道)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