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公益要自助、更要他助|大林评论

2017年12月19日 16:32:49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南京当地一爱心群的负责人最近遇到了信任危机,事情大致是这样的:

  2015年,南京几位公益志愿者自发组建了一个爱心Q群,对贫困学生进行经济上的资助,为保护孩子隐私,不影响孩子正常生活,该群负责人不让捐助者和被资助者单线联系,大家把钱都汇总到她手上,由她到银行转账,再把转账单发到群里,开群至今,爱心捐款已有二十多万。但最近,群里有人对捐款去向产生了怀疑。资助对象都是真的吗?捐款到了资助对象的手中了吗?

  想了解这些不困难,记者进行了走访核实。几天下来发现,爱心捐款没问题。只是有的受助人账户开太多,还把存折搞丢了,就以为没领到,其实钱一直在他账户上;还有的受助人地址发生了变化,让捐助者寄去的学习用品被退回来就有了误会。

  爱心群负责人告诉记者,受助人的资料都是她委托爱心组织收集的,大家把助学金打给她,她每个月定期打给受助人。每次要对账哪些人给钱了,哪些人没给,没给的要去提醒。然后七八十个账户,一一对应、填写、核对、汇款、做备注,再拍照发到群里,一套流程下来得一个星期,都是她一个人在工作之余完成,工作量不小。

  事儿不复杂,这个信任危机只是一次善良与善良的冲突。因为善良才会质疑善款是否用到实处,也因为善良才能经得住质疑并仍坚持善良。

  对质疑的朋友要肯定,很多时候质疑才使事物趋向完善。而被误解仍坚持善良的人更值得尊重,负责人对记者说,只要大家信任她,她会继续做,有疑问也会尽力找出相关凭证。在信任危机面前执着无悔不改初衷,这种善心正是慈善最大的动力源。

  但质疑和误会为什么出现,还是要反思的。走访核实中有个问题,不少被救助人对救助的接受都糊里糊涂,因为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么,但我觉得这不是主要原因。

  这几年公众慈善互助意识在提升,关注慈善、投身慈善的越来越多;但民间慈善组织、慈善活动中爆出的问题却也不少。骗捐诈捐时有耳闻,有些慈善活动都演变成了个别人敛财、犯罪的工具!显然,慈善公信力下滑、生态被破坏才是质疑产生的重要原因。

  再一个问题,南京爱心人士自发组成的这个慈善助学组织尚未登记注册,严格来讲并不符合法规。很多人有个错误认识,认为做好事不该有门槛。实际上慈善发展到今天,早不是献个爱心就够了,对个体或许没问题,但把好事做成了集体或组织的行为,如果缺乏全社会的认可,难以树立公信力。而没有专业人士参与也难有科学规范和有效率的运作。为什么不少草根慈善往往会昙花一现,生存周期极短,原因就在于此。

  所以,因草根情怀聚集而成的各种爱心组织,有必要及早向专业机构寻求指导和帮助,这是让我们心中爱的火种能持久释放和传递的重要保障。而另一方面,作为慈善捐赠监管主体的民政部门,更该有所作为。

  我在节目中谈过黑诊所、黑幼儿园的问题,对一些诚实经营、符合要求并确实给居民提供了方便的,应考虑为他们创造条件纳入监管体系。对那些草根慈善组织,不也同样的道理么?这要靠职能部门积极主动去做的。但很遗憾,我从记者那里得知,当记者就此事要采访南京民政部门相关处室时,却被告知这事不归他们管,不愿说不想谈、相互推诿。这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怎么还能有主动提供辅导和帮助的事呢? 

  慈善回归民间是大势所趋,草根爱心需要全社会来扶持,更需要职能部门积极作为、为民间公益组织多提供保障,这才有望使得民间慈善的路走的更远更好。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