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是最有力的控诉 |纪录片《南京之殇》幕后故事

2017年12月13日 11:18:18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我苏网专稿 (记者/王晟)

  1938年1月18日清晨,汽笛长鸣,晨雾中一列火车即将启程。

  车窗外,沦陷的南京城一片死寂;车厢内,一位美国乘客面色凝重。

  周围浑身臭气的日军士兵哪里知道,此人的大衣里,暗藏着8盘16毫米电影胶片,记录有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种种暴行,将是这起震惊世界的惨案唯一的动态影像罪证

  这位美国人就是乔治•费奇,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总干事,他不顾安危,要把屠城血证带到上海,送回美国,提交国际社会……

  2017年的今天,中美两国的联合摄制组,在纪录片《南京之殇》中,准确地还原了这一幕。

  片中同样被一一再现的,还有拍摄下日军暴行的约翰·马吉牧师,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约翰·拉贝先生、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代理校长”明妮·魏特琳女士,鼓楼医院外科医生罗伯特·威尔逊等人的故事。

(约翰马吉牧师偷偷拍下日军暴行的胶片,委托约翰费奇设法带出南京。这是迄今唯一存留的大屠杀动态影像)

  时值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0周年,作为事件发生地的主流媒体,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集团)全额出资,与拥有专业历史纪录片播出平台的A+E美国电视网络携手合作,共同打造了这部精品纪录片——《南京之殇》

  该片讲述的是南京大屠杀期间,在中国同胞守望相助的同时,留守南京的费奇、魏特琳、马吉等西方救助者的英勇故事。在最黑暗的时刻,他们不惧危险,挺身而出,利用自己中立国国民的身份,保护和救助了超过20万难民。在最黑暗的时刻,他们与战乱中的南京难民,不自觉的结成了“命运的共同体”共同面对日本军国主义者残暴的屠刀。他们的事迹,闪耀着人道主义的光芒和人性的光辉。

  与同类题材纪录片不同的是,《南京之殇》首次采用用西方人的视角、西方的表达方式,参照美国电影业的流程和创作方式制作,并根据海外不同收视习惯,推出纯情景再现剧情版和纯纪实版两个版本,分别在美国和亚洲区播出,从国际层面,更广泛地传播这一历史惨案的真像,控诉侵华日军的暴行。

   真实,就是力量 

  拍摄制作全程,中美两国团队恪守一个原则:务求真实!

  唯有真实,控诉才有力量,传播方能无界。

  纵然是“情境再现”的剧情版本,细节也格外较真,每个场景,每个画面都确保源于史料,忠于史实。为此,双方团队下了苦功:

  1937年12月15日,美国《芝加哥每日新闻报》(Chicago Daily)的记者阿奇拜德·斯蒂尔(Archibald Trojan Steele),离开沦陷中的南京。他在当天借助美国军舰的电台,向全世界发出了第一份有关南京大屠杀的新闻报道。

  报道中有这样的描述:“我们撤离这座城市时所看到的最后一个景象,是在南京下关江边,沿着城墙,有一群约300个中国人,正在被集体枪决,而江边堆积的尸体早就比膝盖还要高……”

  这是现存南京大屠杀相关史料中,第一份由西方记者亲眼目睹日军集体屠杀的罪证。

  然而,为了重现这一场面,中美两国团队一度争论激烈。

  美方认为,新闻中提到的“wall”,是南京著名的城墙。中方的历史顾问团队却集体反对专家们用了大量历史地图、照片等材料,证明当年的南京,任何一段城墙都距离江边很远,斯蒂尔提到的“wall”,应该是冬季枯水后高高露出的江堤,最后美方导演心服口服,调整了拍摄选景。 

  (片中拍摄日军江边屠杀的场景) 

  类似这样的“较真”,在《南京之殇》出炉过程中数不胜数。

  剧本创作上,中方历史顾问团队始终严格把关。为了保证客观中立,美方团队展现了自己强大的专业能力和智力储备,派出研究小组,先期在美国搜集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资料,前往美国国家档案馆、耶鲁大学神学院图书馆等地,查询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资料原件,对那段历史的全貌,以及留守南京的西方人的事迹、证言、记录都做了详细调查,制片人兼编剧 Frederick Rendina,还专程来南京走访部分事件发生地,访问大屠杀幸存者。经过5个多月的精心准备,编剧和制片人踌躇满志,携台本初稿在南京听取专家们的意见。

(编剧兼制片人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观学习,在野外勘景)

  他没想到的是,来自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的专家们“毫不客气”地提出了几十条修改意见。每处细节到底是不是忠于史实,一条条的审,一条条的过,讨论了整整一天一夜。

  研讨得有多细?中方团队导演张浩回忆,每一位片中提到的西方人士,在1937年南京沦陷后每天的日程,做了什么事情,见了什么人,做了什么记录都一一梳理清楚。

  演员挑选上,美方团队早早地遍发广告,在美国挑选西方角色的人选,美方制片人/编剧亲自面试把关。

  演员不仅外形上要尽可能接近历史人物原貌,气质风度更求神似。

  其中要数魏特琳女士的角色花费力气最大——她必须是一位中年的金发白人女性,面相和善,还会说一点中文。美国团队精挑细选之后,敲定的这位女演员,与历史上真实的魏特琳女士,极为相似。在拍摄现场,她还能模仿魏特琳用左手书写日记,更加传神。

  在纪录片拍摄上,中美双方团队把控美术、置景、服装、化妆、道具等各个部门,使艺术创作完全遵从于历史真实。

  无论西方人士,中国同胞,还是日军官兵,所有人的服装都是严格参考1937年沦陷前后的历史照片,细致到当时日军穿的是什么鞋子靴子,怎么打的绑腿,用的是什么武器,都一一考证,杜绝“穿越”。

  片中这个画面,是日本军人拔出手枪指向鼓楼医院的威尔逊医生。这段长度只有几十秒,但其中这把道具手枪也是经过仔细考证的。当年侵华日军装备了几种手枪,经专家确认,占领南京的日军部队,应该用的是左边这种“十四年式”手枪。

  在后期制作上,对真实性的把控更是无以复加。双方团队聚集在A+E Networks 集团亚洲公司总部——新加坡的机房里,每天废寝忘食,不仅协调镜头的处理、语言表述的准确性,更是对历史资料的选取细致入微。

  “每一幅引用的历史画面,都要搞清出处!”中方执行制作人刘鸣说,最初引用的历史素材中有很多并非发生在南京。比如有的画面里出现了城隍庙,显然是在上海;有的画面里中国军人还穿着夏装,说明是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的镜头;还有一些中国军人的画面,被证实是1931年“一二九”淞沪抗战中的十九路军……

  一次次与美方的协商中,中方团队不仅依靠自己多年拍摄南京大屠杀题材纪录片的积累,更是得到了国内众多史学界专家的大力支持。对任何一个细节的疑问,立刻都会有专家从海量的史料中寻找依据。

  制作后期,团队还多次携带制作的样片,专程回国送给专家们评审,收集意见,再返回新加坡继续修改。十几天的拍摄素材,从8月下旬到11月上旬,整整剪辑了三个月,终于将《南京之殇》美国和亚洲播出版制作完成。

  
   真实的代价,是辛苦是伤病 

    为了追求真实,《南京之殇》的摄制过程充满艰辛。双方团队的案头劳顿、废寝忘食自不必说,拍摄阶段格外受罪

  南京沦陷是在严寒的冬季,而本片拍摄却只能在骄阳似火的8月,恰逢今夏江南一带连续出现37℃以上的酷暑天气,户外闷热如笼屉,坐着不动都是一身汗。即使这样,所有演员也必须穿上厚厚的冬装。扮演牧师约翰•马吉的演员是一身教会黑色外套大衣,扮演美国记者的演员穿着皮夹克和礼帽,饰演威尔逊等人的演员要穿三件套的西服和羊毛大衣。

  (扮演几位美国记者的演员,看得出他们是在37℃的酷暑中吗?)

  刚刚拍完一个镜头,全组立即叫停,给演员擦汗、扇风、补妆、送上解暑的饮料……如此反复。最痛苦的,是全天拍摄结束脱下戏服的瞬间,被汗水浸透的衣服,已经牢牢粘在身上——那滋味,那气味,真是不可描述!连续十几天的高强度拍摄,最终有几位群众演员没扛住,中暑病倒。

  以往国内拍摄抗战题材的影视剧,为了表现烽烟四起的战争背景,现场都是燃烧专用烟饼,但是美国团队认为这样的烟火颜色发灰发白,不够逼真,坚持全程燃烧废旧轮胎,以达到黑烟滚滚的效果。一天下来,现场所有人从头到脚都是黑黢黢的,仿佛刚从1937年那个硝烟弥漫的严冬蹒跚而来。

   精兵强将 跨国协作 

  《南京之殇》制作精良,内容详实,得益于此次中美团队的强强联手。双方都有多年操刀历史题材纪录片的丰富经验,技术娴熟。

  本片由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集团)全额投资,总台纪录片创作中心、国际事务部和A+E美国电视网共同抽调核心骨干创作力量组成了联合摄制组。

  总台纪录片创作中心多年来围绕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进行创作,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历史资料、画面素材和创作力量,团队凭借《1937南京记忆》、《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等作品获得过中国电视金鹰奖、星光奖及中国纪录片学术奖等多项荣誉。

  (江苏广播电视总台纪录片创作中心团队,与美方同行在拍摄现场前排左起,分别是中方导演张浩,中方执行制作人刘鸣)

  A+E美国电视网络派出纪录片《世界大战》的原班创作团队,包括导演John Ealer、编剧Frederick Rendina以及制作总监Chris Humphrey等。

  (坐在右边的是美方导演本人,正在为演员说戏)

  具有硬汉气质的导演John Ealer,执导过《世界大战》、《美国商业大亨传奇》、《美国西部》等多部“硬派”纪录片。他本人也因此获得了全球重量级的电视大奖艾米奖提名。在世界互联网电影资料库IMDb上,全球观众给他的作品评分都在很高的8分左右,有的片子还获得了8.9这样近乎神作的高分。

  (美方导演亲自上阵,为群众演员做示范)

  编剧Frederick Rendina,也是美国纪录片行业的大拿,他为包括A+E电视网、美国公共广播公司、国家地理频道等制作过多部纪录片,足迹遍布五大洲,参与编剧、制片的作品多次参与国际影展,斩获颇多,在业内有非常好的口碑。

(编剧/制片人 在与中方团队交流)

(美方导演和编剧有过多年的合作,配合默契)

  更应该感谢的是,在幕后一直为这部纪录片史实把关的中方专家团队:

  张连红 南京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主任

  王卫星 江苏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杨夏鸣 江苏省行政学院教授 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 研究员 

  姜良芹 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刘燕军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宣传管理处处长

  他们都是史学界或国际关系学界的专家,也是南京大屠杀史料研究方面的权威。其中王卫星老师,还为今年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新馆的展板,做史料把关。

  今天,《南京之殇》登上西方主流媒体

  1938年,乔治费奇抵达上海,火速送洗胶片,做4个拷贝。他带着这些长达105分钟的南京大屠杀影像资料,回到美国,多次公开播放,演讲,揭露日军在南京的暴行。

  威尔逊医生、魏特琳女士在回到美国之后,也在做同样的努力。

  他们奔走于美国各地,向国会议员,军队高官,宗教人士等社会各界,揭露侵华日军在南京的暴行,希望更多的人关注南京大屠杀惨案,敦促国际社会严惩战争凶手。

  好在,历史不会因为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

  80年后,今天,中美两国的摄制组忠于史实,讲述费奇等人与南京百姓的故事,重现中国人民与国际友人如何共同面对日本军国主义者的屠刀。

  今天,中美两国摄制团队精心拍摄,匠心制作,还原当年那个温暖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用人道主义的光芒和人性的光辉,控诉暴行,扯下各种美化的遮羞布

  今天,凭借A+E美国电视网络旗下享誉世界的历史频道、亚洲播出平台等覆盖数千万有线电视用户的强大平台,《南京之殇》将向全球亿万观众,揭露80年前人类历史最黑暗的那一幕。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