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 打折规则“奥数化” 本质是不诚信|荔枝时评

2017年10月30日 15:09:26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远山

  (作者远山,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资深评论员;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手机客户端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年一度的“双11”即将来临,平台、商家关注的是今年的销售额能否再创新高,我等消费者则希望买到更多更划算的商品。然而媒体报道,今年 “双11”打折规则“奥数化”,预售、定金膨胀金、各类满减红包、直降红包、返现券……等等“玩法”让人眼花缭乱,不少消费者反馈,过于复杂的打折规则,暗藏着一个个“坑”,不仅没有获得期望的打折幅度,甚至还为此要付出更多的费用。

  去年,国家发改委受理的涉及“双11”网购节的投诉案件中,促销优惠不实是消费者投诉最为集中的问题,占比62%,主要包括优惠条件限制多、优惠承诺不兑现、保价承诺不保价等。而消费者最大的疑惑是,去年投诉的问题,在今年“双11”中是否还会再次出现?对于如此之多的“不实促销”,电商平台、商家和监管部门各自应当承担起怎样的责任?

     “双11”打折规则奥数化,其实就是在树立更高的让利门槛,让消费者不容易获得纸面上的让利幅度。这些年来,虽然舆论、业界都在探讨“双11”不能仅仅停留在价格战层面,但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花更少的钱购买到自己心仪的商品,还是参与“双11”这类促销的最大动力。

     而平台和商家则会陷入自相矛盾的思维中,一方面通过促销造节,打出让利消费者的口号,从而聚拢人气,获得超高营业额,这从过去几年“双11”销售额不断创下新纪录就可见一斑。另一方面,商品的成本相对刚性,要大幅度让利可能会让平台和商家无利可图,甚至因此而亏损。

     由此造成的后果,就是平台和商家在打折规则上打起了注意,不断推出更为复杂的新规则,设置越来越多的限制性条款,甚至在看似正规的条款中埋“坑”。这些平台和商家在法律规则、消费者权益和自身利益之间,选择了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作法。一天一千多亿的销售额,让平台和商家在营业额上有极其漂亮的数据,甚至会影响到作为上市公司的电商平台股价表现。而通过越来越复杂的打折规则,平台和商家付出的实际成本减少了,从消费者口袋里掏出的钱更多了。

     但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即使遇到此类不实促销,维权的难度也较大。虽然新消法针对网络购物这种新的消费形式,新增了七日无理由退货、网购等非现场购物信息披露和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责任三个部分,但是,在不少不实促销中,由于平台或商家设置的条款过于复杂,消费者很难辨析其中损害消费者权益的地方,或者因难以举证,无法维护自身的权益。

     “双11 打折规则奥数化,对于电商平台和商家来说,要谨防机关算尽,最终会失去在消费者心中的公信力。近来不断有消费者表示,不再参与“双11”,就是值得平台和商家反思的信号。而对于监管部门来说,去年六成投诉集中于此,说明此类现象日益严重,应进一步通过约谈平台、对涉嫌不实促销的商家加大惩戒力度等举措,对平台和商家强化约束,避免 “双11”沦为一场充满泡沫和虚假信息的游戏。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