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代表徐川:工匠精神未来一定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7年10月22日 19:00:46 | 来源:荔枝网综合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10月22日17:30,十九大新闻中心在梅地亚中心二层新闻发布厅举办第六场集体采访,主题为“教育综合改革”。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徐川作为教育领域的党代表参加了此次集体采访。

  徐川:

  在过去近十年的时间里,我一直是一名一线的学生工作人员。我的职业愿景其实一直就是一句话,希望能做一名让学生终身难忘的同路者和陪伴者,一是让学生随时随地找得到,二是跟学生以心换心,聊得来。现在我有个微信公众号叫南航徐川,服务全国20万青年学生,到现在基本能做到对所有学生的问题48小时内有求必应、有问必答。同时,为了更好地回应学生方方面面的问题,我们开设了很多专栏,答学生问、节日谈等等,每个专栏阅读量都是千万量级。现在,我们成立了“川流不息思政”工作团队,我们的目标就是把“我”变成“我们”,争取做全国更多青年朋友的同路人和陪伴者。

  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网记者: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大国工匠的责任,但是目前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还不够强,请问如何加强职业教育,培养更多的大国工匠呢?

  徐川:

  社会氛围的营造对工匠精神特别特别重要。这两天有两件小的事例,让我感觉到这个氛围正在形成。

  这两天,各位记者可能也注意到了,世界技能大会现场传来喜讯,中国在现场拿了三十个奖牌,金牌名列世界首位,还拿了十几个大奖。这样的消息在朋友圈里,还有在网上传播的时候,很短的时间就有十万+,朋友都很关注。拿到大奖的,就是江苏一个技师学院的同学,他带动和刺激了很大一个群体,技师学院的同学认为,为国争光我们也可以。

  还有一个小的事例,就在十几天前,国务院新闻办有个发布会,找了全国九名一线基层的党员代表,我也非常荣幸地参与其中。大家看一看这九个人的身份,绝大多数都是来自于一线的,高铁、桥梁、水利、电梯的一线工人。所以如果都这么重视工匠精神的话,我们可以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工匠精神一定会是中国精神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让我们一起期待,谢谢。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我的问题是,现在的思想政治课大家都知道有一定的抬头率不高、不接地气方面的问题,很多思政课老师也做了很多尝试,比如有的老师把课堂变成了相声大会,也有的老师是自己现身说法,自己做标本。请问各位代表,你们怎么评价这样的尝试?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让思政课更加受到学生的喜爱?

  徐川

  你提的这个问题,我们之前也有关注到,确实全国很多的学生工作人员和思政老师做了很多尝试。我的态度是这样的,对所有这些尝试,我们应该一分为二地看,一方面我们要肯定勇于直面问题的这些尝试,应该基于一些积极的态度,不着急做出评价,因为时间总会给我们一些比较合理的答案。

  另外一方面,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因为所有尝试、所有教学手段的变化,都服务于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如果能够实现教学目标,那就证明它是一种好的方法。所以衡量一堂课或者思政工作好不好的标准,就是以学生为立场,不是看老师在课堂上用了多少种花样或者多少方式,更重要是看学生接受了多少、消化了多少、吸收了多少。

  对做好思政工作怎么看,我们一直在关注这个话题。前两天走“党代表”通道的时候,我做了一个比喻,叫以心换心谈恋爱。

  今天我想换一个比喻,做好思政工作,就像为学生精心地烹制一顿大餐。要想做好这个“大餐”,其实也是三句话,第一句话是知道学生喜欢什么,第二是知道自己厨房具备什么,第三知道我们的大餐如何送给学生。首先第一条就是知道学生喜欢什么样的口味,喜欢甜的还是咸的,你要清楚学生有什么特点。第二,知道厨房有什么,你想做一顿大餐,如果发现厨房里面料很少,我们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的话你要买,去购置,去充电。第三要知道大餐怎么送。中国人评价饭菜好不好,叫色香味俱全,你肯定从形式上、包装上、内容上,包括跟他交流的手段,其实都提出了一些要求。如果能从这三个方面,从学生的立场、老师的角度和传输的过程,做好一些充实和补充的话,思政课效果应该会值得期待。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