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测到引力波,别再成为“伪科普”狂欢的机会|青年说

2017年10月17日 14:11:31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王金宇

  (作者王金宇,上海大一学生;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客户端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昨天晚上,科学家们在多国宣布成功探测到第一例双中子星引力波事件,人类首次窥见引力波源头的奥秘。这是一个绝佳的科普机会。

  对于普通人而言,引力波是神秘的,就像透过一层笼罩着雾气的玻璃窗看外面的广大天地,仿佛隐隐约约地感知到一些什么,但又说不上来。而科普的作用正是拭去窗上的雾气,让大家能看得更清楚一点。

  相比于真正的科学,科普的门槛显然要低很多,毕竟它面向的对象是零基础的普通人。然而,很多科普文章、书籍往往只满足于对名词概念似是而非的解释,却省略了必要的科学语言,特别是数学语言,这事实上是不利于科学概念的推广的。这就相当于舍弃了科学立足的基础,很容易沦为“伪科普”。

  而伪科普偏偏有一种让人着迷的魔力。因为人们可以毫不费力地阅读它们,还自以为洞悉了宇宙的玄妙。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爱因斯坦也说:“凡事应当简单,但又不应该过于简单。”例如,“引力波”的中文词汇是由民间人士郭英森首先提出的,他在一档电视节目中狂热地向大家推销自己的研究成果,但他的演说过程却无数学语言,只有一些伪装成数学语言的符号组合,看起来“不明觉厉”,实际上呢?稍有科学常识的人就会看出来,郭英森只是拼凑出引力波这一词汇,就像是“白色的马”,“炎热的风”,却没有对它的真正含义,乃至背后蕴藏的数学方程进行哪怕是最浅显的阐释。假使他有这一能力,那么他无疑是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热门候选人了,事实上却不是。

  科普的另一个目的是破除迷信,而伪科普却为迷信提供了“理论支撑”,这就更糟糕了。在微信朋友圈广泛流行的是一种伪科普和庸俗神秘主义的结合。文章开头先介绍一些科学新闻,像今年引力波的发现就是重头戏,先让人确认其真实性,然后就开始忽悠,将缺少基本科学素养的读者不知不觉地引向神秘主义的深渊,例如人死后会有灵魂,会有转世,以至于搬出六道轮回、净土地狱之说,最后劝人多行善事。整篇文章就是一篇大杂烩,科学发现只是一个药引子,真正的指向却是与科学毫无关系的神秘主义;结果读者对科学知识一无所知,对神秘主义却更加笃信了。

  再如,量子力学是近代物理的一大支柱,但它并不是空中楼阁,仍建立在经典力学和数学之上。为了突出自己的“高科技”性,“量子”一词却商界被反复借用,出现了“量子养生论”,还有各种商品:量子治疗仪,量子茶杯,量子鞋垫……价格还贵得离谱,这是一场利用无知而设计的骗局。科普是让人获得知识,而不是让人远离知识。

  苏格拉底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当然这是一种谦虚,或者说相比于知识的无限,他已经掌握的仍然很少。科普还要秉持一种价值观,那就是科普本身并不是求知的终点,而是一座桥梁,让大家明了基本的科学常识,进而可以对真正的科学产生探索的兴趣。弗莱彻·休森有一本很好的数学普及读物《数学桥》,他将自己的科普书比喻为一座桥梁,联通了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这两座岛屿,人们不应该满足于在桥上来回行走,而应该通过桥,从一座岛走到另一座岛。

  科普虽然是面对公众的普及,但也不能忽视它。科普和科学研究是并行的,霍金有两本重要的作品,一本即《时间简史》,正宗的科普,对广义相对论进行了最基本的介绍。另一本则是《时空的大尺度结构》,非常专业,对广义相对论进行了严谨的数学解释。霍金在写作这两本书时,都没有丝毫的偏见,不因为科普简易而敷衍了事,也不因为是科学研究而放弃其中的人文内涵。这才是值得称道的。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