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系到底该不该培养作家?|荔枝时评

2017年10月08日 11:27:22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黄帅 

  (作者黄帅,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中国青年报》评论员,专栏作者;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客户端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日前,有媒体发文质疑《中文系不培养作家?》,指出“为什么中文系学生不能提交个人的一部作品而一定要提交一篇规规整整的毕业论文?”让此话题再次引起关注。外界往往觉得,“中文系就是写写小说和诗歌的”,但大多数中文系学子入学之初,就会听到老师们关于“中文系不培养作家”的“教导”。这个说法有没有道理呢?

  客观来说,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从历史上看,北大中文系原主任杨晦老师在上世纪50年代就明确表示“北大中文系不培养作家,想当作家的不要到这里来”。直到今日,绝大多数高校中文系依然沿用这一教育思路。从学科史上看,民国大学的中文教育,文学创作的比重也很少,大多数是学术研究的路子,进入当代后,高校中文系学科设置里,文学方向的重点在文学史、文学评论,语言学方向更不必说。从延续历史惯性的角度看,“中文系不培养作家”确实能逻辑自洽。

  从现实上看,此观念得到了更多人的支持,为啥?众所周知,中文系被称为“万金油专业”,意思是毕业后什么工作都可以选择,但反过来讲,什么都能做,其实就有可能什么都做不好。在专业设置日益精密和社会分工精细化的当下,专业无法变现,或者变现方式不清晰,就会让许多人拒斥从事本专业的学习。文史哲专业的问题就在于此。毋庸讳言,就算是老师们三令五申,还是有不少中文系学子混过四年,毕业时也无法掌握专业相关技能。在严格的教育规划下尚且如此,若推崇文学创作的教育,岂不更难以量化管理?除了个别文学天才,大多数学生反而因此被耽误。等毕业后发现无一傍身之技时,是不是会后悔荒废的“文学创作”的青春?

  文学创作教育的难度,以及外界评价的“世俗标准”,正是“中文系不培养作家”的内在原因。但是,一棍子打死的姿态也是不可取的,在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的潮流下,许多传统学科都在向应用化、交叉化等方向转变,中文这个“老牌学科”也不该落伍。

  所以,不妨换一个表达方式,不是“中文系不培养作家”,而是“中文系不反对培养作家”。一方面,继续延续过去的文学专业教育思路,毕竟,文学天才是罕见的,也是难以培养的,更多学生需要在中文系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将来从事教育、媒体、出版或其他文职领域的工作。

  另一方面,适当的文学创作的引导,也是必要的。目前,不少大学中文系都有写作课,有专职的写作教师,甚至一些著名作家成为大学的驻校作家、教授,比如格非在清华大学,苏童在北京师范大学,阎连科在中国人民大学等等。更进一步,还可以成立写作中心,比如北京师范大学已开设国际写作中心,多位知名作家可与在校学生密切交流。只是,把文学创作当成专业来开设的中文系者,尚不多见,复旦大学和北京大学在硕士研究生阶段开设了创意写作专业,但更多大学还在“观望”阶段,其培养方式和教育效果仍有待时间考验。

  当然,也应看到,不少大学中文系开设创作专业教育的难度,也在于缺乏合适的师资乃至生源。如果教学生写作,成熟的作家是最佳选择,但著名作家的数量远远少于合格的文学研究者的数量,这也让不少高校驻足不前。而从学生角度看,报考文学创作专业,除非特别热爱并擅长写作,否则也会陷入对未来就业的困惑中。能不能吸引到好的生源、培养优质学生,都是难以预料的事。

  其实,对真正适合文学创作的学生来说,不打压他,加上适度的培养,就能让其“野蛮生长”。与其说“中文系不培养作家”,不如说“中文系不反对培养作家”,这就能在对一些文学天才给予保护的同时,也让大多数中文系学子学到立身技能,科学引导而不是“凭文学热情去盲目误导”,才是对莘莘学子最合适和负责任的教育思路。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