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教材也应求真求新|00后说

2017年09月20日 17:36:24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文/王羲泽

  (作者王羲泽,南京市高中三年级学生;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手机客户端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开学伊始,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语文、道德与法治、历史教材的大“换血”成为热点话题。在此之前,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真人假故事广为诟病,被戏称为“假课文”,引发了持续性讨论。从国家层面到学校乃至社会对教材的重视,说明了教材的重要性。事实上,不仅仅是语文课本,从初中到高中的英文教材中也不乏类似的情况。有的课文中讲述的内容虽然谈不上有违真实,但过于陈旧,与时代脱轨,也不能反映真实的“全貌”。

  以牛津高中英语模块六(译林出版社2016年版)课文《寻找快乐》(The Search for Happiness)为例,文中,一位心理学博士将前体操运动员桑兰作为始终充满快乐的典范,描述桑兰心理状态最多的词就是“happy”(快乐)。桑兰在受伤后自强不息的历程,是我一直关注的。正因为关注,我注意到新闻媒体报道的桑兰更真实。她有坚韧不拔的乐观,但也有伤者的脆弱,更有一个年轻人的敏感……课本中将桑兰“神化”,体现了编者的良苦用心,但却有“糊弄”学生之嫌。对于学习这篇课文的高中二年级学生来说,也都处于青春敏感期,当发现课文的讲述有违真实时,就很难对课文产生信赖,自然也很难达到课文想要的价值观教化的效果。相信,桑兰并不愿意被美化成“神”;换而言之,“痛与快乐交织”的桑兰或许更能打动高中学子们敏感的心灵。

  耐人寻味的是,在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七课文《研究上网》(Researching on the Internet)中,告诫网友们上网查找信息时要注意信息发布的时间,正如看书要对照出版时间一样,从而得以“不使用过时的信息”(Do not use informantion that is too old)。而就在九年级(下册)英文教材(译林出版社2014年版)中,有两篇课文分别是介绍北京和桂林两座名城。在介绍北京时,提到的著名景点有:长城、天安门和颐和园;在介绍桂林时,主要是围绕“桂林山水甲天下”。课文中的“北京”和“桂林”与三十年前课文中的“北京”和“桂林”竟然没有变化。诚然,我们不能说,今天的课文描述是不真实的,但至少是落伍于时代发展、城市变迁的。这种停滞的“真实”,提供的不正是“过时的信息”吗?是否反映了教材思维的固化呢?

  以上所举两例,究其原因,我想大致有三:一是英文教材重在向学生传授单词、句式和语法,而对课文在传播文化和价值观方面的重要性有所忽略;二是课文更新慢;三是编辑老师或许认为只要达到引导学生向善的目的,不需要多虑文章的真实性。

  在这样一个媒体空前发达的时代,每个中学生乃至小学生都能接触到大量的信息。如果为了一味展示善、美的主旨,而忽略课文内容本身的真实性,或夸大、或粉饰、或虚构,以此为基础勾勒出的“真善美”,很容易在真相面前摔得粉碎,也更不会实现引导学生向善的初衷。而对于一座城市、一个社区等等的介绍,同样需要不断融入变迁,让世界的律动、让时代的足音在课本的每一次修订中得以体现。优秀的英文教材,不应只是单词集、语法书,同样应与语文、历史等人文教材一样,担负起传播文化、塑造价值观的使命。“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材的内容让学生信服,当是有望塑造学生人格的逻辑起点。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