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博”小剧场】“非典型码农”姜明俊:“码农是自称,你别这么喊我”

2017年08月27日 08:53:55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日常高冷故作高深的“程序猿”“代码狗”有多少内心戏?南京软博会“码农”反转小剧场开播,不看悔一年!戳戳戳↑↑↑

         荔枝新闻专稿 (记者/杨艺 摄像/权廉程)

   “他是一个非典型码农,你看到他就知道了”。

  在采访姜明俊之前,亚信科技的总经理杨映南如是说。

  周二的上午,记者如约见到了这位“非典型”。简单的polo衫和正式的长裤,加一双皮鞋,很职业。姜明俊早早等候在大厦楼下,和周身掠过三五成坨的疲惫脚步形成鲜明对比:他们点灭手机,无欲无求地看记者们一眼,然后将手机轻轻放回裤兜。同样是写代码,可姜明俊没让代码写上自己的脸。

  南京软件大道——这里正是聚集了南京乃至江苏最多科技人才的“巴别塔”。“从早上八点开始,这已车水马龙。大多数人七点左右就得起床。好车不少,但这里是整个南京好车被停入车位最早的地方。”他指着密密麻麻的停车场说。

  巴别塔是圣经中的一个隐喻,诺亚的子孙们试图建造一座高耸入云的通天塔,用大智慧逾越人类的各种难题。实际对于这里程序员们来说,如何在这条花神庙与天龙寺之间的大路上,找个明年还能烧香的“寺庙”,是最大的难题。

  姜明俊果然帮我们争取到一个临时车位,他指挥若定,并去拿隔离桩。姜热情利落,话也不少。“他们说,我是如‘销售’一般的程序员。”

  但毕竟是一位程序员。点开姜明俊的微信,签名一栏赫然写着:“数据重构商业,流量改写未来”

  “一旦熬过IT职业发展的三五七,就不会离场了”。

  “三五七”是程序员职业规划的一套经验。姜明俊是典型范例:入行3年成为技术架构师;在入行的第5年经历事业低谷,顶过去;入行7年能独自带团队。今年,姜明俊入行整整10年。

  2002年,姜明俊高中毕业,从丹阳农村考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当时觉得,要有一技傍身,偏偏凑巧上了两节计算机课,觉得有点意思。”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姜明俊从联创到中兴软创,再到趋势科技,始终在软件行业沉浮。

  2011年到2013年成了姜明俊最不顺的两年。跳槽令他感到失望。“每天都在做搬运工,做一些打杂的事情。毫无成就感。”

  在低谷期,他经常想起了小时候从农田到家里的路。“家里养羊、养鸡,捡了田鸡、割了草,几十斤的饲料要拎三四里地,中间只换一次手。”

  确实,这“只换一次手”的坚持,让姜明俊等到了有空间组建团队的一天。

  10年,姜明俊有句感悟叫“码品决定人品”。“一个BUG就有可能增加很多人的工作量,因此,靠谱的代码也就象征着靠谱的人品。”“当解决问题的时刻那种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问题是持续不断的,也意味着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也是持续不断的。”

  “闲下来和朋友们吃饭聚会时,会开玩笑地说不再当码农。”“可怎么一直没转行呢?”“真正做事时,沉下心来,无暇再想那些。”调侃终归是调侃。谈及工作,姜明俊眼中的激情像是刚刚入行一样。

  他说这是命定的。“父亲告诉我,算命的算过,我这辈子和计算机脱不开关系。”

  老有人说程序员不走心。姜明俊倒不是这种人。

  “我老婆是医生,她比我厉害。”说到自己的老婆,姜明俊比之前还眉飞色舞。工作两年后,经人介绍,姜明俊认识了正在读博的小陈。“下班后到实验室陪她,她做实验,我写代码。”

  两个忙碌的人在一起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如今,他们已经有了一个六岁的儿子。而老婆、孩子也成了他最重要的精神支柱。

   

  “其实也不是没有休息时间的。”采访中,姜明俊突然指着自己缺了一颗的门牙,告诉记者,这是两个月前和朋友打篮球时,被朋友的手肘撞掉的。打篮球是他最大的兴趣。此外,他也会找个环境好的咖啡吧看看书,手痒了“掼蛋”几把。

  “我和他们一样。”看着办公室内黑压压的一片IT男,姜明俊笑道。用代码给女友写游戏、设计网页向女友表白、他都经历过。办公室里还有每年农忙必回乡干农活的同事——可能这反倒是一种“消遣”。这些程序员们,早就在不经意间摆脱了耐克爆款和油腻的优衣库T恤。他们也会在意自己的外表,尽管他们在忙碌时表情相同得木讷。但他们的内心,各有澎湃。在我们拍摄的“软博“小剧场的视频中,姜明俊就这么不经意间展示了最真实的一面。

  陪伴老婆的时间少,姜明俊现在还会时不时给生活“加些料”。他说,老婆生气了,他会悄悄地在柜子里藏了一束花,“女人看到花什么都解决了。”

  姜明俊说软件人都有自己的骄傲。“‘码农’是自己人的调侃,自己说自己可以,却不高兴别人说。”“在60年前,code加上了er就变成了码农, er就是bug的意思。码农就是BUG的制造者。但如今,谁也不会说自己是coder,而会说自己是Programmer,是有主见和思想的程序设计者。”

  “写代码超烧脑,要听音乐放松大脑。”所以他们人手一个必备耳机,里面超多歌曲。耳机是相似的,但音乐却各有私人趣味。

  落地窗外的太阳总是准时落下,软件谷的灯火却总是常亮。

  比其他程序员更加努力,姜明俊“每天陪六岁的宝宝半小时到一小时、一三五学习技术知识、二四六学习管理知识。”

  “软件行业也有摩尔定律,更新太快,要紧跟时代。”从学习业务到学习数据库,再到研究产品研发,虽然换了公司,不变的却是持续不断地给自己充电。

  “数据重构商业,流量改写未来”。姜明俊每天读一遍。

  那句意思晦涩的个性签名背后,是他对软件业十年的观察:“过去,从基础环境的搭建到软件开发上线的布置都需要人力来维护,服务器需要单独购买,每一次的基础环境都像一个单独的烟囱,独自运作。现在阿里云等大数据服务让基础环境更加便捷,如自来水一样,开发者只要注册申请,计算资源存储资源都更加方便……

  如今软件更趋向于服务功能:定制化服务,在线订阅服务,对于普通人来说,只要付费都可以享受到软件提供的服务……”

  “但出其不意才是惊喜。”姜明看了一眼窗外晴朗的天空。他说,估计是不会离开软件行业了,“就像我老婆说的,干得开心就行”。

  实际上,他几乎每天都会工作到九点,下班学习过后尽量在12点半之前睡觉,早上六点四十起床。

  在一天12小时内,这位程序员像对待代码和BUG一样,也将时间分成了很多“块”。

  他们如此精确地生活。每一天,当他们告别家庭,回到软件大道的“巴别塔”上,用超乎寻常的努力,趋近改变人类的梦想。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