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建军90周年】“陆上猛虎”有哪些?

2017年07月30日 08:56:55 | 来源:中国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中国网新闻7月30日讯 68年前,开国大典上共和国举行第一次大阅兵,隆隆驶过的战车方队里数十辆坦克的轰鸣声震耳欲聋。尤其是,打头开路的坦克车身上赫然漆着“功臣号”三个大字。殊不知,这辆鼎鼎有名的“功臣号”,其实是我军从苏联红军眼皮底下抢出来的坦克。

  如今,从1959年第一辆59式坦克开始算起,我军先后发展出59式、69式、79式、88式、96式和99式等多种型号的坦克,不仅技术越来越先进,规模也越来越庞大。今天,就让我们回顾一下我军建设发展过程中的“陆上猛虎”们。

  “和平使命-2014”上合联演实兵演习中方机械化集群出击。谢露莹 摄

  从“抢来”的坦克白手起家

  “功臣号”坦克的制造者是日本人,它是我军的“第一辆”坦克,先后在辽沈战役破锦州、下沈阳,在平津战役收天津……不仅战功显赫,而且是人民解放军装甲兵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最好见证。

  当年,日本正式宣布投降,苏联红军接受了中国东北日军的投降,并控制了他们的武器装备。但对后开赴东北的人民解放军却没有那么“大方”。我军补充武器的主要方式只能是收集被丢弃在战场和溃退途中的日军武器。

  二战中,为防范前苏联军队,日军曾在中国东北部署了大量坦克。但这些坦克要么被苏军摧毁,要么被苏军缴获。

  后来,足智多谋的我军人员发现了沈阳城里的原日军坦克修理厂,不仅真有几辆坦克和装甲车在维修,其中两辆坦克还能开动。于是,经过一番乔装智取,竟从苏军眼皮底下抢出来较为完好的日制95式轻型坦克,并以此为基础成立了我军第一支坦克部队——东北坦克大队。

  那个只有一辆坦克的东北坦克大队虽然与庞大的装甲力量无法媲美,也无法只身到战场冲杀,但我人民解放军第一代坦克人依托这辆坦克培养技术人员和战术分队,组成徒手装甲步兵班上战场,从敌人手中夺坦克来武装自己。

  此后,我军又相继从国民党手中又缴获了美制M3A3轻型坦克、M5A1轻型坦克、美制LVT履带式水陆装甲运输车、M3半履带装甲输送车、日制1式装甲输送车、92式轻型坦克、97式超轻型坦克和铁道越野两用坦克……

  朱日和训练基地史館95式主战坦克模型。谢露莹 摄

  熠熠生辉的铁甲荣光

  新中国成立后,我军开始了机械化装甲力量的建设,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59式坦克,这也是我军自行生产制造的第一代主战坦克。

  1956年,我国获得了苏联T-54A坦克的技术资料和样品,并在苏联工程师的帮助下建设了中国第一个坦克制造厂。到1959年,我们已经开始完全独立制造T-54A坦克,因此也被命名为59式坦克。

  从1963年3月开始,59式坦克及其改进型生产一直持续到80年代初,总共有超过10000辆坦克被交付到人民解放军和国外用户手中。同时,59式坦克还有包括59-I,59-II,59-IIA等多种改进型号。

  1958年,我国研制出第一代轻型坦克62式坦克,并于1963年投产使用。62式坦克主要用于南方丘陵山地的装甲师团,遂行侦察迂回、同敌方轻型装甲车辆作战等主要任务,具有良好的机动性、一定的火力和防护能力。

  62式坦克的改进型为62-1式轻型坦克,变型车有79式轻型坦克抢救车和82式军用快速推土机,均已生产和装备使用。

  同时期,我国还研制出第一代水陆坦克63式。该坦克具有较强的火力和较好的两栖机动性能,主要用于强渡江河和沿海登陆与反登陆作战,尤其适宜在多河流湖泊沼泽和水稻田等水网地区执行战斗和侦察任务。

  在63式水陆坦克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发展出77式水陆装甲输送车、76式水陆坦克抢救牵引车、63式水陆两用自行榴弹炮等。

  69式主战坦克是我国首次独立设计的主战坦克,经过数次改进后形成了69式坦克车族,在防护和机动性方面甚至超过了美国的M60。

  此后,由于我军工部门获得了一些先进坦克技术,59式和69式坦克的改进工作也持续推进,出现了59-1式和69-2式等型号坦克。其中,69-2式坦克加装了火控计算机形成简易火控系统,使用红外/白光二合一观察仪,性能较苏制T-54/55坦克有一定优势,又保持了低成本和高可靠性等诸多优势。

  在此基础上,69式坦克进一步改装了105mm线膛炮,随即成为79式主战坦克。79式坦克总体布置与前几型坦克基本相同,安装的简易火控系统反应时间不超过10秒,可用于昼间或夜间短停对运动目标的精确瞄准射击,在千余米距离上的首发命中率达80%以上,同时还配发了第二代被动式夜视仪器。

  VT4型主战坦克。中国网记者 谢露莹 摄

  坦克“新一代”整装待发

  作为我国研制的第二代主战坦克,80式坦克与59式和69式相比在总体结构和技术特点方面有了较大创新和发展,主要特点是采用涡轮增压大功率发动机、新型105mm线膛炮、光点注入式火控系统和披挂式复合装甲等。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出的85-II式坦克炮塔由铸造改为焊接结构,采用的复合装甲进一步提高了防护能力,装备了新型稳像式火控系统,从而使坦克具有了行进间射击运动目标的能力,火炮威力进一步提高。

  此后,我国还相继推出了85-M式主战坦克、85-III型主战坦克、85-AP式主战坦克等,相关技术水平进一步与国际持平。

  然而,直到1988年88式坦克正式定型装备之前,我国的坦克基本上延续了苏联T-54坦克的“老底子”。即便是69式和79式,也都只是59式的改进升级版本。直到88式主战坦克的出现,我国才真正结束了主战坦克的“T-54时代”。

  88式主战坦克是80式主战坦克的改进型,1988年装备部队,改型包括88A、88B、88C式主战坦克。最为重要的是,88式主战坦克研发最终摆脱了苏联T系列主战坦克设计思想的桎梏,开始走上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主战坦克发展之路。

  此后发展出来的90-II式主战坦克是为满足现代作战要求而开发的一种全新式坦克,大量采用了高新技术和先进的生产工艺,性能优越、设计新颖且操作和维修简单。

  如今,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当属96式和99式坦克。96式坦克源自88C式坦克,是我军自行研制的第三代主战坦克,也是目前我军的主战坦克装备。96式主战坦克在火力火控系统和防护性能上要优于俄军T-72和T-80的早期型号,具备抗衡多种型号世界一流坦克的能力。

  同时,99式主战坦克也是目前我军研制的最新型、最先进的主战坦克车体也采用了复合装甲,抗弹能力成倍提高,是我军装甲师和机步师的主要突击力量,因此也被称为我国的陆战王牌。

  99式坦克自出现后就一直在改进升级中,就整体性能而言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99式坦克基础上大改而来的99A主战坦克加强了信息化,一台坦克就能作为战场的信息节点与其他军兵种相连通,代表了未来数字化陆军的发展方向。

  不过几十年时间,我军的“陆上猛虎”已经脱胎换骨,未来的中国军队势必走向新的辉煌。(中国网军事观察员 张乃千)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