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二却不二的少年
(作者中二却不二的少年,天津大学生;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客户端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近日,一则“快递员送错单,客户勒令其下跪”的事件被发布至媒体,引发热议。同时,这位客户李小姐的姓名、工作单位以及电话号码也被公布了出来。网友们义愤填膺,通过电话和短信辱骂、威胁轮番轰炸李小姐,甚至有人找到她的领导煽动辞退她。
但是很快,事件真相揭晓了:快递员下跪是因为怕被投诉,是自发的行为,李小姐并没有任何强迫的举动,还多次让对方不要如此。
事情至此,看客渐都散去,“网友纷纷站在了女客户这边”。
但是我想,那些肆无忌惮的人肉骚扰和键盘攻击,也可以当做没有发生吗?
前不久,在《我的前半生》里饰演凌玲一角的演员,其微博被不堪入目的谩骂攻陷,骂得千奇百怪,甚至出现了“我知道这只是个角色,但我就是想骂你”这种明明无理取闹却显得理所应当的态度。
类似的事情一件接着一件。网友热衷于当“上帝”,去评判一切。网络秩序混乱的背后,很值得深思和警醒。
如果要用什么来表达对这种乱序的愤怒,大概是质问一句:“你凭什么当上帝?”
是的,你凭什么当上帝?
(一)
进入信息时代,网络的匿名性使得大众传播更加迅速,杀伤力也更大。
微博上由此产生了“喷子”“键盘侠”,不分青红皂白,站在道德高地俯视一切,去审判素不相识的人。更有甚者将网络中的谩骂和侮辱延伸至现实,通过“人肉”的方式介入当事人生活,带来伤害。
而熟人构建的朋友圈里,氛围也由原来的祥和转为戾气横生。仿佛不用激烈的情绪表达,便不足以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正义感和热血满腔。
网络与现实的连接使得自以为是的“上帝”制裁威力空前巨大。但问题是,你手中的键盘鼠标是否当得起执行正义的权杖?
上帝天然被赋予公正的期望。而在网络中,道德要求实际上就是“慎独”。不过,对于大多数人,这实在是一条很高的标准。即使降低标准到及格线,也要有对他人起码的尊重。但匿名性和行为成本低使得人们不知不觉中常常跨越了界限,无所顾忌。
上帝大概是不可以这样的。
(二)
上帝博爱,众生都是他的子民。
但是网络中的“上帝”总是选边站,不小心站错了就换个边,也不道歉,只是换一下批驳的对象。
遇到这样的“上帝”,大概子民们心里也很苦,可又抓不到上帝的影。因为,“上帝”不是一个人,他只是一个个虚拟的账号。但不得不说,“上帝”跑偏了就会变成可怕的悲剧。
(三)
上帝视角是全知视角,纵观一切。但在信息庞杂的今天,对信息的判断能力欠缺已经成为人的通病。
就在这次“快递下跪”事件中,不少网友直接将虚假的信息原封不动地复制粘贴进行转发,完全不进行甄别。
这样的例子大概比直接攻击还要多。
当然了,说句“上帝”不过是个玩笑,普通人哪有那么大的本事,可以分辨每一条消息的真假。
在传统媒体时代,编辑还担任着“把关人”的角色,但网络传播显然淡化甚至省去了这个位置,信息洪流没过闸就涌来了。
批判“自以为是的上帝视角”并不是禁止讨论,而是希望每个发声的人能理智客观地分析,就事论事而不是发泄情绪。这种声音才值得被倾听,否则与那些造谣生事的人又有何不同?
(四)
热衷于审判,与公众在社会分工与责任分配方面的意识不明确也有一定关系。
分不清楚界限大概是一条社会通病。就像封建社会父母官大事小事包揽,热衷于做“上帝”的人们也总希望在各种各样的事件里插一手。
但实际上,很多事情并不需要网络来审判。快递延误有快递公司和相关机构来处理;快递员下跪的处理有其公司负责,如果负不了责再施压也不迟;而李小姐的工作问题自有其单位决定,陌生人打电话给其领导要求开除,实在是无理取闹。
如果所有事情一发生,网友先跑出来审判,那么还要相关机构做什么?社会秩序就全乱了——舆论的力量就在于庞大,而这种庞大常常盲目,这就是应当慎用的原因。
舆论的作用是监督而非裁决或执行,我们已经跑偏许多年了。把权力和责任还回去,监督该审判的部门公正审判,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而不顾一切要去执行公平正义,应该放到见义勇为上去。
同时,各个机构和部门也该搞清楚自己的责任,坚守应该坚守的,执行应该执行的,守好本分,让权力回到该有的位置上。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