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全国不少省份已经完成了高考,而江苏的童鞋们则将迎来物化生史地政的洗礼。你以为经历了语数外,后面的两门就是浮云?其实,对于江苏文科的宝宝们来说,看似低调的历史并不比年年上头条的数学容易,也经常带来“惊喜”:用将近一个小时才做完的选择,用巨大脑洞填补的小论文...都是属于文科生的独家记忆。
说起今年的历史试卷,权威老师向荔枝新闻透露,试题结构与总体难度与2016年基本一致:“难度稳定,立意鲜明、关注时空观念、体现江苏印记”。
特点一 :立意鲜明 以史鉴人
试卷第21题在全球视野下将视点锁定为“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繁荣”与“海外贸易一度活跃”的关系,契合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第22题对中国“道路”问题的探索,体现出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的强烈愿望,符合当今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主题;第24A题,以“中华文明多元并存,各族文化相互交融”为主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体现民族团结、互学互鉴的理念。
特点二:架构时空 考察解析
第7题表格、第9题地图、第20题图片的解读则必须架构起史实与特定时空的联系,将具体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中考查。第9题考查的是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历史分析能力。主观题第24C题考查的是史学方法,第22题有关中国“道路”问题的小论文则是对历史素养的综合考查。
特点三:思路创新 江苏“印记”
今年试卷的主观题采用摘编材料,命题思路作了新尝试,江苏“印记”得到了多处体现,如第6、9、22题等。其中第9题有助于考生理解江苏,尤其是南京高等教育国内领先的历史因素。
老师点评:自由灵活的表达方 耳目一新的历史情境
20道客观题 引入多种体裁新鲜素材
江苏省特级教师刘建民老师为荔枝新闻的读者带来详细解析:
【1题】从商周青铜器由实用演变为权力的象征;
【2题】汉武帝指定钱币国家专铸体现中央集权的表现;
【3题】唐朝三省宰相的变化表明君权的调整;
【4题】孔子与朱熹对“克己”的理解差异无疑起到让学生注意对比和课本表述的细节差异;
【8题】中共机关刊物《向导》发文内容,正好弥补了课本中的知识的缺憾;
【16题】以新角度考查了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第18题紧贴现实,列举了1990至2003年世界经济结构的新变化;
【19题】则把“全球化”明确细分,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课堂教学的大而化之。
老师点评:史料新颖 问题设计由浅入深
七道主观题 学生相对容易失分
江苏省特级教师刘建民老师为荔枝新闻的读者带来详细解析:
必修部分:短小精悍,延续了一贯的“苏味”
【21题】由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繁荣,海外贸易一度活跃的材料导入,引发学生深思课本上未提及的海外白银流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自然引发考生联想和对比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由于白银大量外流引发清王朝政治、经济、军事的危机。该题前瞻性强,契合了我国现代“一带一路”国际战略。
【22题】以民国年间知识分子在国难当头思考国家发展道路为主题,对比同为亚洲近邻的日本和印度走上不同道路的共同背景,然后就陈衡哲1924年发表的《西洋史》提及的西方列强瓜分中国事实,试图找到“一条自尊而又能自救的新道路”,写一篇要求较高的280字左右小论文。这完全弘扬传统文化中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情怀,也符合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理想,也达到了要求考生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拘泥于人教或者人民版课本的表述差异,鼓励考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23题】则是通过两段材料对比西方近代史上著名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两大思想解放运动的差异,概括和评析“科学的人文主义”。该题人文色彩浓厚,注重对学生思想文化的感悟和提升。与前两题一样都突出了依托课本又高于课本的特色。
选修部分:四道题则不回避重点热点内容,注重考查主干知识。
【24题A】通过孝文帝改革材料,强调了中华文明多元并存,各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的悠久历史和时代特色。
【24题B】则再次考查了华盛顿在制宪会议上的发挥的领袖作用以及坚辞国王地位而担任有任期受制约的总统的优良品质。
【24题C】则考查了在特定条件下编写的《清史稿》中对孙中山的描述,教导考生如何辩证而正确看待《清史稿》问题。
【24题D】则另辟蹊径,考查了罗马的建筑成就以及罗马建筑在巩固帝国中的作用。
不再全靠死记硬背,历史自有一份精彩。
或许多年之后,2017年高考也会被写入历史:在高考恢复40周年之际,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地区的考生将迎来首次“新高考”,被称为“新高考元年”。
谁说你我不是在创造历史~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