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三书”|2017高考作文拟作

2017年06月08日 16:51:02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编者按:2017年高考作文题已经揭晓,如果是你参加高考,你会怎么写?荔枝锐评邀请了一组作者来写今年的“高考作文”,近日陆续发出,其中有资深评论员,也有在读中学生。你给他们的“作文”打几分?欢迎在评论里告诉我们。 

  文/于立生

  (作者于立生,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资深评论员;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手机客户端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某作家说,人要读“三书”: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确是见道之语。

  有字之书是文化的记录、载体,毋庸多说;无字之书、心灵之书可能略令人费解。

  人的经验有两类,一是间接的,得之书本,一类直接的,得之社会实践。古人云:“读书阅世”,用一“阅”字,非出偶然。参与社会实践,获取经验,外部世界也是可以用来读,并需要用来读的。所以,《红楼梦》才有名言:“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但这也只是宽泛的理解。

  有字之书——有文的文化,与无字之书——无文的文化,二者本是互动交流关系。

  正如费孝通在《再论文字下乡》中所说:“人靠了他的抽象能力和象征体系(不断学习),不但累积了自己的经验,而且可以累积别人的经验……社会共同的经验的累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化。”过去有的乡下人大字不识一个,也就所谓“文盲”,但却不能就此说他没文化,他可能待人接物很懂礼数,甚至比有的读书人都懂。所以孔子说:“礼失而求诸野。”也就是这个意思。

  上世纪初,顾颉刚、刘半农、钟敬文等热衷于下乡民调,进行田野调查——考察方言,采集口口相传而非文字记载的民歌、民谣、民谣故事,等等,还发展出一门学科现代民俗学。文化学者金克木也曾写过一篇文章,专谈《无文的文化》,称:“不识字人的文化和识字人的文化是不能截然分开的……文字的文化发展自己的文学。无文字的文化也发展自己的文学……”旧时“家庭除外,宫廷、公堂(连带监狱)都是有文和无文,上下,官民,雅俗相交会之处。”譬如衙门断案,“有文的,无文的,讲理的,不讲理的,统统在这里。再加上案前、案后,堂上、堂下,那就是文化广场,表演民俗心态的广阔天地。”

  至于读“心灵之书”,无非指人除了读“有字之书”习得间接经验、读“无字”之书获取直接经验之外,还得提升自身精神境界。

  这精神修养,既可以是宗教方面的,也可以是私德方面的,还可以是审美方面的。当然,以国情而论,主要还指私德修养。中国有别西方,历来缺乏宗教传统,虽然貌似不缺佛教、道教等宗教。孔子云:“未知生,焉知死?”不问鬼神之事。国人普遍不形而上的关心“上帝”,但的确比较注重形而下的现世。

  古人有“三不朽”之说,建功立业、著书立说之外,就是“立德”。哲学史家冯友兰提出“人生四境”,在自然境界,功利境界之上,也就是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那是他不仅想立德,还想超凡入圣。而有鉴于国人的素来缺失宗教传统,教育家蔡元培则提出“以美育代宗教”,主张人要通过艺术欣赏、审美观照,来怡情养性,熏陶性灵,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法国美学家丹纳的美学著作,即名《艺术哲学》。


  2017高考作文浙江卷:

  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